送医自然是及时的。
当天晚上7点,胡定三就被送去了翟县,路上虽然耽误了些时间,但对当时的交通情况来看,真的已经算及时了。
剩下的就是钱。
钱是医疗永远都绕不过去的问题,尤其是早些年没有合理医保的农民,生了病就只有两条路可走。
人死活不动,就待在家里,生死由天。
或者轻病靠忍,中病靠熬,到了重病熬不住了才去治。这种办法看似能省去中间一大笔费用,但往往到了最后也是因为钱的关系只能放弃治疗。
就算到了05年,农村医保依然有很大的缺口,很多治疗只能靠自费。
说白了,皮肤炭疽其实没什么好抢救的,无非感染区域的伤口护理以及大量抗生素治疗。如果住的是县城,只要送医及时前后用不了多少钱。
但那是对县对城,如果地方放在胡陶村这个贫困村,想进一次县医院急诊,其实并不容易。
当年胡陶村一年能有多好收入?每人每年总收入不过区区200块钱而已。
有多少存款?以胡定三家为例,剔除掉在卫生所的医疗支出、平时吃喝用度外,可支配的存款也就100来块钱。但他要给自己儿子交学费,在丹阳的物价下,这100块钱还能动吗?
其实就算不看治疗,单单从胡陶村到翟县的路费就要用掉不少钱。
刚开始村子没这种宽大的水泥路,只有一条踩出来的泥路。村子穷,连车子都没有,平时出村一般用的是牛车。胡定三家自然也用牛车,可那时他家的牛死了,没牲口,就只能借隔壁家的三轮车用。
“这三轮蹬起来可费力啊。”黄勇有些吃惊,“一路出去有20里地吧。”
“其实还好,出村后应该有个‘交通站点’能直达县城。”一位在这儿工作了20来年的老卫生员点了根烟,回忆道,“说是站点,其实是个小镇,有人在那儿搞了辆拖拉机送人去县城。挤满人之后上路,统一收费。”
“可他那手......”
“用布随便包一下挡着就行。”老卫生员不以为然,“忍一忍就过去了。”
“这一趟要多少钱?”
“具体看人数了,人数不够的话就贵点。”
“除开车费,还有陪胡定三一起去医院的人的开销。”祁镜补充道,“整整两个星期,就算在医院打地铺,可全程陪着总得吃东西吧。医院周边都是乱收费的典型,难吃,量少,还贼贵。”
“这我就不知道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