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至情至孝_大汉:吾绝不为海昏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fafazh.com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刘贺回到未央宫后,也做出了和霍光类似的决定,“高祖示警,朕当自省。诏,太常安排谒庙事宜,三日后祭高祖庙。”

“宫中即日起,素食,戒酒。”

对于地震之事,刘贺心中有九分把握。穿越者能改变时势,总不能改变地壳变化吧。

不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他要做好两手准备。

如果地震准时发生,就是“太祖庇佑”“天命在身”。若是没有发生,那便是他谒庙斋戒之功。

不过按照霍光的处置,他的功劳也要分出去一点,毕竟荣光不能独享。

.....

四月,庚午。

这一日刘贺卯时天未亮时便从未央宫出发,前往北郊祭地,直到未时才返回未央宫。

一路颠簸,甚是劳累,然刘贺却并未躺在床榻上休息,而是站在空旷处静静的眺望长安城。

暖阳照未央,微风拂宫墙,柳絮随风摆,浮影乱斜阳。

刘贺目光所至,长安八街九陌尽在眼底,远处终南山也隐约可见。

如此美景,却难以压下刘贺心中的不安。因为这是他记忆中最后一件大事,资治通鉴里只有一句话——夏,四月,庚午,地震。

刘贺推测,此次地震影响应该不大,因为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此次地震所造成的伤害。

不过也不可掉以轻心,万一待着殿内有什么东西被震掉下来怎么办。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刘贺一直原地站着。

身旁的霍成君还以为刘贺是在为长安城的百姓担忧,出言宽慰道,“陛下勿忧,大将军已作妥善处置。即便地龙翻身,也可保百姓无恙。”

刘贺握住霍成君的小手,露出一抹牵强的微笑。

他是在担心百姓吗,他是在担心地震会不会发生。

百姓的死活固然重要,可他“天命在身”的光环不能破。

即便想好了说辞,刘贺还是觉得地震准时发生要好一点。当然,震级稍稍低一点就更好了,要让长安百姓感受到震感,又不至于太多的死伤。

毕竟百姓也是很重要的。

申时,慕然,刘贺感受脚下的地面微微晃动,眼中喜色一闪而过。

他将身旁惶恐不安的霍成君搂在怀里,“有朕在,莫怕。”

霍成君以为在刘贺怀中,感受到宽广的胸膛,心中的不安尽数散去。

此刻就算是与刘贺一同丧身此处,她也无怨无悔。

刘贺:????

地震约莫持续了二十多秒,刘贺心中的石头也随之落地。他转头看向身后巍然不动的未央宫,心中豪情顿起。

“回宫。”

“诺。”

......

翌日,刘贺再次在温室殿听经,讲经的依旧是王式。

结束后,刘贺开口问道,“王师所言,贴合先贤之意,朕欲兴《鲁诗》于郡学。”

“不知王师可有后起之秀举荐一二。“

王式闻言心头一喜,接着便是漫长的沉默。《鲁诗》虽然源远流长,可易懂不如《韩诗》,传播不如《齐诗》,反而是经义繁琐晦涩与《齐诗》不相上下。

《齐诗》被世人视为官学之首,良才甚多。仅后仓一脉就有,箫望之,翼奉,听说后仓一脉还有一位叫匡衡的年轻人,亦是文采斐然。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