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拉德的别墅被清理了个干净,显然已经转手成了别人家的房子,正在装修。而索里曼的老家就和他自己说的那样,是个很简单的平房。家里也确实和他说的一样,父母外加一个妹妹。
但这个家里却没有多少索里曼的生活轨迹。
18岁他就跑去了军队服役,两年后,也就是20岁的时候退役。自那时起,索里曼就很少回家了。货车司机的工作从24岁开始,这中间的四年空白,连他父母都不知道。
不过当时钱没少寄,家里的生活条件也相当不错。
“生活不错?”柯励有些奇怪,“听说他还把房子抵押给银行了,怎么会不错呢?”
老父亲摇摇头,老母亲更是觉得惊讶,两人的答案出奇的一致,就是不知道。他们连儿子的日常生活都没法管,何况是工作。至于房子、抵押之类的事儿,二老更是不懂,听了也就当没听过。
这些问题根本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他们在意的还是自己儿子现在的死活。
对此,柯励只能通过临时找的翻译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对于索里曼接下去的遭遇,他也是一无所知。
这次跑吉达,过程非常平淡,除了索里曼退役后几乎空白的四年工作经历外,唯一能让他稍稍思考一下的还是索里曼一家的生活水平。
虽说是底层,但沙特社会整体福利不错,其实一家人生活还过得去。远没有到索里曼说的需要尽快改善生活的程度。相比起国内的一些农村山区,他们还远没有到贫困的地步,最多算有些困难。
至少一日三餐还能保证,衣服也不用愁,在住房条件上他们甚至还要好过国内许多家庭。老屋装修烂了些,可住房面积是真的够大,足足100多平。
“这样的生活,只要努力工作应该吃穿不愁的,为什么说家里穷呢......”
柯励站在吉达的红海沙滩上眺望着远处的海平面,想了半天依然想不通,最后还是决定去一次谢拉德的运输公司问问。
作为全吉达靠前的运输公司,即使是谢拉德死后,也依然保持着基本运作,并且在一个月后重新选定了ceo,完全恢复到了原先的状态。
公司总部并不在吉达,但这儿的分公司却是最繁忙的,每天都有卡车进出为全沙特供给进港口的商品。
柯励又跑了大半个吉达后,找到了公司专属的停车场,并且很快和一位负责人聊了起来。对方学历不低,英语还算过得去,在交流方面的障碍要小许多。
“找索里曼的老同事?”对方挠挠头,想起了这个名字,“哦,你说那个整天神神叨叨的索里曼啊......”
“神神叨叨的?”
“嗯,挺怪的一个人,和别人关系都不太好。也就工作还行吧,毕竟在这一行干了好几年了,熟门熟路的。”他翻到了之前的排班表,找到了柯励要找的人,“那人叫阿马勒,早上出的车,这时候应该刚回来,在休息室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