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中医药方里满是糟粕,真正有效的方子肯定有,但比例并不高。而那所谓的千年传承,在那种毫无科学理论共识的古代,非常容易受到宗教、文化、政治和国家实力的左右。
真能传下来的东西,是当时的文化背景允许传的,中医外科的消亡就是个很直白的例子。
不过数千年传承要说全都没用那肯定不对,但总是在那儿崇古贬今就有些过分了。
尤其当人们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的现代生活,学习着近现代才出现的数、理、化知识,建立了科学观,身后的国家也靠着这些科学技术日益强大,最后这帮人却反过来不认脱胎于高新科学的现代医学,这就非常魔幻了。
以祁镜的原话来说,那就是小说看多了,看得脑子出了问题。
中医当然有医术厉害的人物,以祁镜凡人的思维很难去系统地否定它的存在。而中医的理论基础太过高深难懂,后续又需要大量病人慢慢喂大,这就限制了它的普及率。
没有普及,能拿得出手的中医就只限于极少部分精英,面对十多亿百姓却只能走精英路线,这就是某些人眼里的“没落”。
可要是只拿着现代医学的东西,把所有中医内容一杆子打死,那就违背了最基本的科学态度。什么都不去验证,只以自己的经验去判断一件事物本身就是不对的,平添争议。
中西医结合不是喊喊口号,用点中成药,而是要用一种审视的态度去温故知新。这不是去炒中医的冷饭,而是真的做研究,用所学科学的方法去解构以前的东西,然后进行重建。(1)
这才是祁镜眼里的中西医结合,也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能成为首个可被治愈白血病的重要原因。
刚听到儿子得的是白血病,王子浩的母亲是崩溃的。
尤其在做了血涂片和骨髓涂片后,血液科会诊的主治医生明确了病因,又给病情下了个基本的基调:急性、病情发展快、后期容易转为危重症、致死率也极高。
这时候,眼泪根本已经不足以表述他们的心情。
王子浩肯定是不幸的,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或者把范围缩小到白血病患者,他又显得格外幸运。因为从预后的角度来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最好的一种。
它得益于全反式维甲酸这款药物,早在上世纪80年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愈率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其实说白了,维甲酸就是维生素A的代谢中间产物,原来用于皮肤病治疗。后来发现了动物口服后,能导致细胞过度分化,有严重的致畸作用。
但国内血液科专家王振义靠着逆向思维,首先将它利用在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用来帮助诱导分化那些分化受阻的早幼粒细胞。就像脂肪吃多了会高血脂,平时医生都是让人尽量控油少吃。但在那些极端贫困地区的人眼里,这些就是补充热量的食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