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充国闻言脸色一沉,但也未说什么,只是摆摆手让霍云出去。
“将军。”
“我乃主将,骁骑将军只需整顿本部骑兵便好。”
霍云冷哼一声,转身就走。
一旁的副将见霍云如此倨傲,不解的问道:“骁骑将军骄横跋扈忘恩负义。将军如此纵容此人。长此以往,何以治军?”
赵充国似笑非笑,“你何以觉得他骄横跋扈,又何以觉得他忘恩负义?”
副将不假思索的回答道:“于主将不敬,岂非跋扈;行军专带庖厨,不与士卒同甘共苦,岂非骄横。庖厨乃陛下所赐,膳食尽心尽力与列候同。骁骑将军不知感恩动辄辱骂,岂非忘恩负义。”
赵充国长叹一口气,“骁骑将军……罢了,你也下去吧。”
面对副将的不解,赵充国话到嘴边又放弃了解释打算。
在他看来,霍云也是身不由己。天子御赐庖厨,是厚恩,同时也是催促。
三个庖厨,一日三餐变着花样为霍云备膳,所用还是列候的标准。
初始霍云会觉得荣幸,心安理得的享受这一切。毕竟霍云身份非凡,只要此战建功,封侯亦不是难事。
可时间一长又寸功未立,霍云难免会急躁。
此时的庖厨在霍云眼中已经不是恩赐,而是一种另类的羞辱。
寸功未立的他,配吃吗?
要想吃的心安理得,除非霍云是毫无进取之心且不知羞耻的小人,又或者他看透名利,不计个人荣辱。
可话又说回来,若是霍云是上述两者其中之一,他又岂会来边疆受罪。
三位庖厨,一日三餐,便是三道催促立功的诏书。甚至比诏书还狠。
毕竟诏书可以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拖延,但庖厨你怎么办,总不能不吃饭吧。
说无功不受禄,那你早干嘛去了。吃到一半说不吃了,岂不是说没有建功之心,立功之能?
赵充国扪心自问,如果他在霍云的年纪面对霍云的困境或许也会沉不住气。这也是他一再容忍霍云的原因之一。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赵充国怀疑天子赐庖厨或许不是恩宠,而是故意逼迫霍云。
急功近利必然心乱,心乱则将令不明,将令不明则军破身死。
“再派斥候,往东北方向打探。”赵充国回想之前与常惠商议的进军路线下达军令,同时在心里暗暗祈祷,早些找到匈奴,要是再拖下去霍云恐怕会发疯。
至于像霍云点破天子的用心,赵充国还不至于蠢到这地步。
虽然霍光对他有知遇之恩,但是毕竟是汉将,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保存霍云。
再者说,这只是他的猜测,即便他告诉霍云,霍云未必信,只会当做他的敷衍之词。况且若真是按他所想,说出来就等于得罪天子,站队霍家,到时候只能跟着霍家一条路走到黑。
虽然霍光权倾朝野对他有知遇之恩,但赵充国依旧不看好霍光。
毕竟此乃汉室天下。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