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贺原以为丙吉上书是来求情的,没想到他却是来求死的。
“呈上来。”
示意内侍接过书简,刘贺刚打开就愣住了,看着看着上面红褐色的字迹不由得动容。
书中之言,字字泣血,句句锥心,一看就是肺腑之言。当然也不排除丙吉为沽名钓誉,故意为之。
不过这种可能性很小,毕竟丙吉的道德底线应该要比他高亿点。
少许,刘贺将血书放下,余光一撇见丙显手上缠着白布,好奇的问道,“法曹之手,因何而伤。”
大汉分曹治事,无论是三公九卿还是地方郡守,都下设诸曹以辅政。丙显如今为丞相府法曹。
丙显叩首道,“家父见狱辞,深明己过,羞愧难当,欲拔剑自刎。得奴仆相阻,方才幸存。”
“臣之手,为夺刃所伤。”
这下沽名钓誉的嫌疑彻底没了,刘贺心中对丙吉也多了几分敬意。
以身殉国自古以来都是最高荣誉,丙吉虽然谈不上殉国,但算得上以身卫法。
丙吉想自杀,这足以说明丙吉只是能力问题,不是态度问题。况且丙吉也不是能力问题,而是认知问题。
毕竟丙吉除了纵容下属以外,其他事务皆处理的井井有条。
刘贺将示意内侍将丙吉的奏疏转呈蔡谊,随后看向张安世问道,“大将军可知此事。”
张安世闻言,脸上浮现一抹尴尬。如此大事,霍光怎能不知。毕竟他看到血书的第一时间就找了大将军霍光。
霍光对于丙吉也是异常的看重,亲自带着张安世上门。
没曾想被丙吉一句话就给怼出来了。
“丙吉言‘他乃大汉之臣,非大将军之臣。大将军可罚不可恕。”张安世拱手道,“臣观丙吉心意已决,此事唯有陛下可定。”
由于身份的缘故,有些话霍光不方便说,也不能说。天下可打消丙吉死志的唯有天子。
刘贺心中暗喜,表面却板着脸喝道,“一派胡言,大将军亦为大汉之臣身负辅国之重,可罚亦可恕。”
顿了顿又问道,“丞相以为丙吉该如何处置?”
蔡谊拱手道,“臣以为丙吉虽有罪,然罪在失职失察,并非不赦。且丙吉有拥立之功,陛下将其免职贬为庶民,至允至当。”
“如今不体陛下仁心上书求死,致天下人以为陛下处置失当。”
“以臣之拙见,陛下应下诏驳斥,令他戴罪立功以赎其罪。如此既可显陛下仁德,亦可让我大汉多一能臣干吏。”
刘贺不置可否,“御史大夫以为如何?”
张安世开口劝道,“陛下,臣以为丞相所言大善。丙吉虽有罪,却并非大恶之人。如今泣血上书,足以见他有悔过之心。”
“若陛下此时用之,丙吉必定用心改过,不敢懈怠。”
“使功不如使过,御史大夫言之有理。”刘贺点点头,“诏,丙吉,五日后入宫觐见。”
知错是一回事,改错又是一回事。丙吉虽知错,但他未必肯改。
再者,丙吉求死之心正盛,连大将军霍光都被怼了,刘贺可不想触这个霉头。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