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韩诗,齐诗,鲁诗_大汉:吾绝不为海昏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ww.fafazh.com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翼奉起身行至中间,依此对刘贺,蔡谊,韦贤鞠了一躬,随后朗声说道,“《关雎》,《风》之始也,岂会颂一妇人,此为劝政之诗也。”

“《关雎》乃是讽康王晚起怠政所做,应卯酉之际,阴阳交接之时,其意为君主失德则阴阳失调,灾异频发。”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何解?”

“乃是康王沉溺女色(淑女)而荒朝政,失德也。”

“‘雎鸠’本是神鸟,应栖息于政治清明之‘河洲’,却因康王晏起而偏离正道.....”

翼奉款款而谈,殿中学子奋笔疾书,御史大夫蔡谊胡子一翘一翘的,怒目圆睁,右手紧紧抓着竹简。

刘贺很担心蔡谊会一不小心气晕过去,更担心御史大夫会陡然发难用竹简给翼奉开瓢。

不多时,翼奉讲完《雎鸠》一甩衣袖,“此乃《齐诗》之精义,诸位若有异议,可出言一辩。”

蔡谊拍案而起,“竖子妄言......”

也不怪蔡谊如此生气。知道天子欲求学,明“五经”异同的消息,诸位可谓是摩拳擦掌。

按理,头一日乃是各家讲述自家精义,未曾想翼奉不讲武德。他讲《关雎》,翼奉也讲《关雎》这不是摆明想和他分出优劣高低吗?

刚开始就想把《韩诗》踢出局,这如何能忍?

御史大夫发怒,在场众人却丝毫不惧。年纪最大的后仓捋了捋胡须说道,“蔡公何以出言伤人,我等今日之辩乃是为大义,非私怨。”

蔡谊也没想以权压人,手一抖,鞠躬行礼,“老夫失言。”

起身后,又换了一副脸色,“翼奉适才所言大谬,昔日......”

一句“大谬”,拉开了大战的帷幕。诸位饱学之士,朝廷重臣一时间吵的不可开交。

刘贺居于主位,上头飘过一连串问号。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做什么。

昨日他也听过几人辩论,尚且能听懂五六分。今日之言与昨日相比,就好比从加减乘除直接跳到了微积分。

原主虽师从王式学过《诗经》,但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让他背两句可以,让他解释一二,那就是在刁难人了。

至于刘贺自己,在这方面甚至还不如原主。让他翻译表意或许能说两句,让他解其深意,他最多只能写个“解”。

再者,依刘贺看来,翼奉所言与诗经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完全就是在牵强附会。

在场的诸位,好像忽视了刘贺的存在。你方唱罢,我便登场,一时间“吵”的不亦乐乎。

刘贺虽然听不懂“人话”,但是他能看懂场上形势。

蔡谊,王吉,韩延年明显是一伙的。蔡谊官位最高,可在此次辩论中却处于弱势方,没一会就败下阵来,不过在刘贺看来蔡谊讲的却是最有趣的,且易懂,最起码他能听懂。

韦贤,王式,荣广又是另一伙,其后还有几位学子为之摇旗呐喊,张嘴先贤之事,闭嘴圣人之言。虽然刘贺还是似懂非懂,但明显能感觉到韦贤这一伙人水平要比蔡谊等人高上一筹。

至于最年轻翼奉,却是势力最大的一方。夏侯胜,后仓,欧阳地余,严彭祖,梁丘贺,施雠皆为其据理力争。太学学子也有数位站在其身后。其中一人还是孔子第12世孙,名字也相当的霸气——孔霸。

人多势众,所言却晦涩难懂。反正刘贺像是在听天书,明明是《诗经》里一句普通的诗,这群人硬是能扯到阴阳灾异上去。

若不是知晓这群人的身份,刘贺绝对会以为这群人是算命的。反正说的话都一样,云里雾里的。

“诸卿,诸卿。”

“辩论耗损精气,御史大夫,大鸿胪,毕竟年事已高。”

“诸卿稍作歇息可否?“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