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贺虽然在上林苑笼络奴仆,但所行皆是利国利民之举。而刘病已却借开荒之机,大肆收拢民心。
即便打着刘贺的旗号,那也是悖乱之举,视同谋逆。
要知道,百姓作乱与官吏作乱不同,牵连甚广。一旦成势,大汉十余年休养生息毁于一旦。
如今刘病已所作所为,简直是在动摇大汉的根基。
若不是刘病已开荒不遗余力,能力不凡,身份特殊,霍光早把人下狱了。
片刻后,霍禹看完了箱子中的木牍,咬牙道,“此子其心可诛。”
他虽然在霍光眼里不堪大用,但他不蠢。也看出了刘病已的“危害“。
关中各地良家子,平时务农,战时为兵,能手引强弓,脚踏弩张。若有各地乡老相助指挥,眨眼间就是一支大军。
“如何处置。”霍光开口问道。
霍禹没有丝毫犹豫,“杀之。”
杀了刘病已,一切问题就都没了。各地乡里,即便心有不满,无领头之人也难成大器。
霍光的脸色顿时冷了下来。杀人是下下策,属于不得已而为之。
霍禹见状也知道答错了,面露思索之色,顿了顿,试探性的开口说道,“明升暗降,严守武库。”
霍光不置可否,接着问道,“与刘病已交好的各地三老该如何。”
霍禹闻言顿时犯了难,三老虽受朝廷管辖,但并非朝廷任命,而是乡民自选德高望重之人。
若是只有一两个,随便找个由头就弄了。
但要是大批量治罪三老,必定引起民怨,这道理他还是懂的。
“儿并无良策,望父亲指点。”
霍光这次没有卖关子,淡淡道,“奉天子陵邑。”
当初高祖建国,定都关中。当时,关中及周边,约有九十七万户,人四百五十六万。可山东各国却有一百一十八万户,人八百五十万。
主弱枝强,江山不稳。
为了增加关中,防备各地豪强作乱,高祖以“奉天子陵邑”为契机,迁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族及豪杰于十万余众于关中。
后高祖,惠帝,景帝都迁豪强徒陵。
至此,陵邑便成了定制,汉武帝更是三次陵邑。
不过后面的陵邑已不是为了所谓的充实关中,更多的还是削弱地方,缓解矛盾。
钱财能带走,地你总不能背着跑吧,这就给了当地百姓喘息之机。
霍禹略微思索便明白此举的好处,眼前顿时一亮,“父亲老成谋国,儿拍马莫及。”
三老非朝廷任命,难以罢免,可我能让你搬家呀。
或许各地三老家产达不到徒陵的标准,不过没关系。
武帝曾迁“郡国吏民豪杰及訾三百万者”于茂陵。
三老家产肯定不足三百万,但只要你是豪杰,也可以荣幸的为先帝守陵。
如今,天下太平,吏治清明,各地三老,皆是豪杰,一纸诏书统统搬家。
在乡里你是三老,百姓拥戴,离开乡民,你连屁都不是。
你要是不搬,那更好办了。
不从诏令,轻则抄家流放,重则灭族。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