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吾为博陆侯_大汉:吾绝不为海昏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ww.fafazh.com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朕惟新元之立,必昭显继往开来之义,彰明德以应天心。

今稽古揆时,肇更元号,以“绍元”纪元。”

殿内,殿外,诸位尚书郎一起诵读,其声清朗,传遍整个前殿。

读完后,群臣叩首,齐乎“万岁”。

刘贺手一挥,尚书郎将简牍交予御史中丞存档,接着捧起另一块,“制诏:

先帝骤崩,未央无主,神器罔托,中外忧惶。赖忠良戮力,翊戴朕躬,克定大统。

《诗》云:“无言不雠,无德不报。”今海内乂安,礼乐维新,宜酬勋劳,昭示懋典。

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体国忠贞,秉钧持衡。总揽万机,夙夜匪懈;功侔伊吕,德被苍生。

今赐入朝不趋,加食邑一万七千户,黄金六千斤,钱六千万,马百匹......”

如老太太裹脚布般的“封赏功臣诏”足足读了半个时辰。刘贺都不得不佩服尚书郎的嗓子,心中暗想,若是由尚书令来读就好了,就霍光这把老骨头估摸着还没读一半就咽气了。

当然,这只是玩笑话。

不多时,“万岁”声如山呼海啸般响起。

按例,元日朝贺不议事,毕竟新年都想要好彩头,没人愿意在辞旧迎新的日子听到坏消息。

封赏过后,便是赐宴,君臣同乐,奏《鹿鸣》之诗。

正当刘贺准备行帝王之权事,霍光却行至殿中,稽首道,“臣大司马大将军光昧死进言:

昔孝武皇帝托臣以幼主,寄臣以社稷,夙夜忧惧,不敢有负先帝之望。

今陛下春秋益富,德教加于百姓,威仪著于四海。《书》云‘咸有一德’,陛下圣明,光何敢久居枢机?

愿乞骸骨归第,以全臣节,使天下知陛下独运乾纲,光得守先帝陵寝,死且不朽。”

刘贺心里暗骂,“老王八蛋,你还来。非要在这大喜的日子给朕添堵是吧?“

“信不信,朕反手就是一个‘准奏’。”

霍光言罢,满朝无声,落针可闻。

大司农田延年迈着小碎步出列,“臣大司农延年,恭贺陛下。

昔成王既壮,周公反政,史称其明。今陛下临朝,大将军归权,此汉家盛事,愿陛下许之。”

光禄大夫王吉见此情景,心头一动,想借此良机将此事定下。正欲起身时,好像想到了什么,扭头看向上首的御史大夫蔡谊。

蔡谊心有灵犀般扭头与王吉对视,微微摇头。

两千石以上哪个不是老奸巨猾,见此情景,一个个作壁上观——宁愿什么都不做,也不能犯错。

自保方能使家族昌盛。

朝臣的小动作,自以为隐蔽,然刘贺上方看的一清二楚。

此时刘贺也冷静下来了。霍光此举虽然不合礼,但能当向天下人表明自己无专权之心。

如果他真的反手一个“准奏”,霍光会反手给他来个“回首掏”。朱明皇帝易溶于水,刘汉皇帝就未必不溶。

要是过分点就是“陛下多病,当静养”;再过分就是“奸人作乱,起兵清君侧”。

狗东西,老奸巨猾。

“大将军三世辅汉,朕所倚重。今骤言去位,岂非以朕德薄不能任事耶?”

“此事不必在议。”

“开宴。”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