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贺很满意王吉的态度,点头说道,“长安不比昌邑,凡事当谨言慎行。”
“卿在光禄勋麾下可还习惯?”
王吉作揖行礼道,“前有陛下鸿福,后有恩师蔡谊照应,臣在光禄勋麾下如鱼得水。”
“卿与御史大夫有师生之谊。”刘贺满脸的诧异,“朕为何从未听说。”
“臣早年时曾求学于恩师门下,习《韩诗》经义。”王吉解释道,“相隔多年,臣以为恩师早已忘了不成器的学生,是故,不曾向陛下提及。”
刘贺自然不信王吉的说辞。之前没有提及蔡谊很有可能是不清楚老师的态度,现今堂而皇之的提及,那蔡谊的态度就显而易见了。
重臣数量加一。
御史大夫可是三公之一,虽说朝中诸事皆在大将军霍光,可御史大夫的权势也不可小觑。
王吉给他一个惊喜,不知道王式,龚遂行不行。
“不知道太傅与太中大夫可有旧故在长安?”
王吉略微思索后说道,“太中大夫生于昌邑,长于昌邑,在长安恐无旧识。博士祭酒虽有些许门生,不过是碌碌之辈。”
顿了顿,“若陛下有意提拔新人,可酌情提拔博士夏侯胜。”
“夏侯胜乃先王太傅夏侯始昌之子,其学精熟,善说礼服,为人质朴守正,可担重任。”
“博士,官职还是太低了。”刘贺心里有些失望,却并未表露出来,转而给王吉画饼,“师生皆我大汉肱股之臣,若卿接任御史大夫,传之后世也是一段佳话。”
“臣,谢陛下。”
另一边,霍光在出宫后反应异常迅速。先是让刘德消除刘胥的宗籍布告天下,接着封中郎将霍禹为征东将军,霍山为副,率本部期门军疾驰淮南。
北军未动,镇守北疆的悍将也未召回,反而派自己不成器的儿子领军。
很明显,刘胥连被霍光正眼看的资格都没有。他所率的十万大军,不过是霍禹,霍山的进身之资。
刘贺甚至都怀疑,刘胥之所以能成势是霍光在背后推动,为的就是让自己不成器的儿子更进一步。
期门军一人双马,若是星夜疾驰,不需一月便可到广陵。歇息数日,联合郡兵,快则一月,慢则两月,便可扫平广陵。
无论快慢,改元之前,霍禹必定能得胜还朝。
对此,刘贺心中毫无波澜。
霍氏的权势已到了顶峰,即便霍禹,霍山加官进爵也不过是锦上添花。
相反,若是霍禹,霍山得胜归来,反而可以用高官厚禄消其兵权。
当然,这只能在心里想想。
如此小儿科的举动,或许能瞒过别人,但绝对瞒不过霍光。
霍光掌权多年,霍禹,霍山,霍云,三人依旧是中郎将,为的就是手中的兵权。
即便加官,也会保留卫尉之职。
不过,霍禹率期门军出征,还有一层好处。
昔日,刘贺入京旧部都在期门军,若是有人在此战中崭露头角,他也可以借此光明正大的提拔旧部。
“王善,摆驾上林苑。“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