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您要为学生做主啊!”沈砚跪在地上,涕泪横流,声音嘶哑如破锣,“那苏晚不过一介商女,分明是她勾结外官,意图污蔑我等清流之士,其心可诛!”
年过花甲的礼部尚书坐在太师椅上,面色冷得像一块冰,手中茶盏“咔”地一声裂开一道细纹。
他将一沓纸张狠狠摔在沈砚脸上,怒斥道:“外官?你说的是首辅顾大人吗?沈砚,你昏了头了!”
“这是都察院送来的物证!你购买特定纸墨的记录清清楚楚,连哪家铺子、哪个时辰都对得上!那为你奔走的周文远,也已画押招供!事到如今,你还想攀咬谁?老夫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滚出去!”尚书一声怒喝,两名家丁立刻将沈砚架起,如拖死狗一般扔出了府门。
沈砚失魂落魄地回到家,还未进门,便看到自家朱红大门上,赫然张贴着一张硕大的告示,引得路人指指点点。
他定睛一看,只觉眼前一黑,耳中嗡鸣如蜂群掠过,险些栽倒。
那是京城销量最大的报纸——《京华纪闻》的头版头条,用最醒目的大字写着:“会元才子涉伪诗案,商女吟诗雪冤情”!
油墨未干,纸面在风中猎猎作响,像一记记响亮的耳光。
这不仅是定罪,更是昭告天下,将他钉在了文人耻辱柱上!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苏晚的第二波攻势,已悄然展开。
她命陈嬷嬷换上最朴素的衣裳,混迹于人流最密集的东市西市,看似不经意地与相熟的妇人们闲聊:“哎,你们听说了吗?那沈侍郎家,真是怪得很。我娘家侄子三年前在他府上做过短工,说他们家一夜之间,库房里就多出了五千两来路不明的白银。那时候,恰好是……顾家出事那阵子……”
她说话时,指尖轻轻搅动粗陶碗中的茶汤,热气扑在脸上,带着一丝陈年茶叶的苦涩。
这番话如一颗石子投入湖中,瞬间激起千层浪。
百姓们最爱听的便是这等牵涉权贵秘辛的传闻。
“五千两?我的天!那可不是小数目!”
“顾家灭门案?难道说……沈侍郎也沾了顾家的血?”
“怪不得他能从一个穷书生爬到侍郎之位,原来根子在这里!”
流言愈演愈烈,沈砚派出的家仆气势汹汹地前去驱赶、镇压议论的百姓,却不知暗处,几名伪装成商队护卫的暗卫,早已用西域传来的“留影匣”,将他们“威吓百姓,销毁凭证”的凶恶嘴脸清晰地记录下来,连夜送往了都察院。
当夜,一辆素雅的马车悄然停在苏府后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