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直接把人杀了。
问罪了。
但没有告知天下宗室?
确实于礼法不合。
只是逆贼已死,总不能让皇帝去受罚,刘大夏他们有些过于小题大做。
何为不小心,连木头,脑袋都能砍飞,双手砍的,轻飘飘的说不小心!
当真是一副昏君的样子,简直就是有辱大明天子形象,丢人现眼的,目中无礼法。
他早早就提示过皇帝,三封奏疏中清清楚楚,安化王是宗室,不能随意当普通造反贼杀。
结果答应的好好的。
隔一天,就把人砍了。
朱厚照见刘大夏这副不满意的表情,再听他句句说自己离经叛道的话,心里想,越不让我做,说明我越做对了。
王鏊看到刘大夏这样,竟然有几分恼火起来,就算是皇帝杀了安化王不对,可你都察院仗着自己闻风奏事,嚣张成什么样子了。
李东阳明显能感觉到焦芳跟王鏊偏向皇帝说话,甚至黄珂也有意无意提起安化王的野心,心里当下了然。
人已经死了,他们再争执也没有用,为逆贼在这里跟陛下讨要说法,岂不是蠢。
黄珂道:“臣能体谅陛下对逆贼的愤怒,臣当时看到宁夏百姓因战事所受磨难,也痛恨逆贼。”
朱厚照喝了口茶,看着唯一不满的刘大夏:“卿不满意,要不朕向你以死谢罪?”
史上,安化王在正德五年造反被打败,而后就没后续了。
正德六年又闹事,安化王朱寘鐇又闹腾,最后正德通知宗室,最后斩首的。
但自己都知道发展。
还能任由明年再来一次?
他们不烦,自己都嫌烦。
让杨一清跟马昂直接抓。
只是没想到,还是仇钺跟黄珂抓到的。
刘大夏皱着眉,秉持着都察院的风骨,自己又是都察院的带头之人,脸拉了下来。
重点是让皇帝谢罪吗?
重点在于皇帝不按礼法。
不按他们商议的来。
就是不听他们的。
安化王之事,提前都商议过如何处置。
先抓进京,皇帝问罪。
让你告诉天下宗室,等宗室再出意见,我们进行综合选取,决定囚禁还是斩首。
你自己把人杀了。
那这次不劝说劝说。
下次还不知道皇帝又捅什么幺蛾子。
这是刘大夏的想法。
再者这件事很有意义,只要自己弹劾,又能给自己的“名声”增加收获,树立自己光辉形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