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深深看眼刘大夏,显的意味深长,感慨道:“刘御史真是刚正之臣啊。”
一声感慨,朱厚照便带着刘瑾出了东暖阁。
王鏊看眼刘大夏,平时陛下就是这个性子,本来就对皇室子嗣不上心,朝臣都急坏了。
你刘大夏嘴真贱。
说话不过脑子。
这廷仗,你该领。
李东阳原本就是被刘大夏拖拉着来的,现在跟焦芳借口说还有要拟明天的封赏文书,直接走人。
刘大夏心里苦,出了东暖阁想和黄珂诉苦,黄珂只是象征性安慰安慰刘大夏。
明天皇帝有封赏圣旨,黄珂岂会惹皇帝?正常人,都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冲锋陷阵,只会跟着凑个数。
刘大夏领了二十廷仗,被抬着出宫,心里嘀咕,要是被皇帝破坏一次规矩礼法,后面还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子。
这种事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乾清宫。
朱厚照细细查看刘瑾派人运来的半筐子煤。
这是西山采出来的。
从弘治赐给张鹤龄家的山头挖出来的。
准确来说,现在是自己的。
刘瑾笑嘻嘻的说:“爷,奴婢都是按爷的图纸规划的,那边还建了排房舍。
既然挖到煤,奴婢想,难么大的山头,不如让京营那些兵卒过来挖煤,到时候奴婢就可以帮爷卖煤赚大钱了。”
“卖给谁?没有这种带排烟管的圆铁炉,屋子密不透风,熏的久了容易死人,你想谋害百姓吗。”
“奴婢不敢。”刘瑾见朱厚照的手漆黑,连忙上前,用自己袖子擦拭:“奴婢给爷擦擦。”
“不许调京营兵卒。”朱厚照盯着刘瑾。
“许多百姓都没有饭吃,去给这个露天矿招收矿工挖山往后,每日管饭,工钱按时发放。”
刘瑾原本想着可以用京营的兵卒来挖矿,结果陛下非不让,还让招收矿工。
朱厚照看着刘瑾,有意无意的说道:“告诉那些矿监,谁敢伸手吃拿卡要,朕亲自废了他。”
刘瑾身子一颤,陛下这话怎么像是说给自己听的,好在自己兢兢业业,将那边的开矿准备,已经做到极好。
“如果有贱籍百姓应招矿工,皆招,不许为难。”
贱籍也要?
刘瑾有些懵。
洪武年间,为恢复经济,当时制定严格的户籍制度,让赋税更好收取。
分良籍和贱籍。
良籍主要是三种。
民,军,匠。
贱籍则包括浙江堕民,陕西乐籍,山西乐籍,京城乐户,广东疍户,浙江九姓渔船,南直隶伴当和世仆,丐户等。
贱籍不能做官,不能购土地。
一般情况,是不能和普通百姓通婚的。
尤其到了明朝中后期,律法崩坏。
天灾和战争影响,这个户籍制度就成了百姓枷锁。
明朝户籍制,把百姓定了性。
许多百姓种地得不到温饱,却被户籍限制,困在土地上。
过度重视农业,限制工商业。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