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栅栏街上一边走,何雨柱一边给秦淮茹讲解着,倒是引得一些行人纷纷朝两人看上一眼。
“这条街上有很多老字号铺子,像咱开国第一面国旗,就是瑞蚨祥给制作出来的,还有内联升、同仁堂等一些个老字号都在这条街。”
“咱今儿主要去张一元一趟,给朱厂长备一些茉莉花茶,张一元的茉莉茶也算是咱四九城老百姓的口粮茶了。”
“之所以叫口粮茶,主要也是因为咱四九城的水不好,十井九苦,好一点儿的甜水井,之前被水霸占着,只有有钱人喝得起,现在好了些。”
“像皇帝一般喝的是玉泉山拉过来的水,咱普通人哪儿喝的着这些,怎么办呢?”
“唉!有一些人就发现沏的茉莉花茶能遮掉井水的苦涩味儿,所以,逐渐的,茉莉花茶才成了咱四九城普通老百姓的口粮茶。”
“而张一元家的茉莉花茶在咱四九城,品质好,价格也还算可以,分了三六九等,大部分人就喜欢来张一元买一些回去自己喝或招待客人……”
师徒两个一个仔细的讲,一个认真的听,一块儿在大栅栏慢悠悠走着,也没走多少步,一股浓郁的茉莉花香传入鼻尖,让两人的脚步都停住了。
何雨柱抬手一指,秦淮茹随即朝前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朱红老铺面的墙头一角挂着一招子,上写“张一元”三个大字,随风飘着。
“张一元!”
“嘿!乖徒弟,你认字儿啊?”
秦淮茹羞涩一笑:“师父,我本来就认识一些字儿,去年村里有扫盲,我跟着学习了些,不过第一个字太潦草,是我根据您刚才讲的,猜出来的。”
秦淮茹说的扫盲,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扫盲,但开国后确实在五零年八月进行了一次扫盲运动。
只不过这次扫盲的规模并不大,覆盖面也不广,真正意义上的大扫盲得是五五年开始的第二次扫盲运动了。
“不错!很不错!保持这个学习态度,你在院儿里时,可以不做别的,但一定要跟着识字儿!有一句话说得好,知识改变命运,淮茹,你要把这句话记在心底!”
“师父,我会谨记在心!”再次深吸了一口气,浓郁的茉莉花香在鼻尖萦绕不散。
秦淮茹看着张一元的铺面,好奇道:“师父,咱四九城有生产茶叶的地方吧?”
何雨柱摇头:“没有!咱四九城不产茶叶,更不产茉莉花茶!”
“四九城的茶叶大部分来自南方,就像张一元的茉莉花茶,我爹跟我讲过,其背后的茶叶供应商来自闵地!”
“闵地?是哪儿?”秦淮茹十八年都在秦家屯,她要是知道闵地在哪儿就怪了。
“呵呵!不重要,你知道是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就成了,以后有机会,我带你去逛逛!”
“哦!特别远吗?”
“特别远!要是坐火车,可能都得四五天!”
“啧啧!那是够远的!”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