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礼,报了名号,沈念微不慌不忙地坐下,调了调音,纤纤玉指轻轻抚弄琴弦,一曲《汉宫秋月》,在空旷的大殿中幽幽响起。
又不是心中爱听,大古似林风瑟瑟,岩溜泠泠。
我只见山长水远天如镜,又生怕误了你途程。
见被你冷落了潇湘暮景,更打动我边塞离情。
还说甚雁过留声,那堪更瑶阶夜永,嫌杀月儿明!
殿外秋风乍起,殿内琴声幽幽,使人恍见黄沙漫漫中,孤独回眸,凝望故乡之路的出塞美人儿!
这一去,宝殿生凉,山高水远,往日里夜迢迢六宫人静,对银台一点寒灯,千般苦楚,万般心酸,在回眸中都不过是秋风一缕,秋月半轮。
沈念微也不知怎的,前世听《汉宫秋月》也并无多大感触,但自打穿越而来,见惯了四方闺阁的束缚,遥想宫廷静夜、独守寒灯的昭君,竟无端生出几分感同身受。
她的琴技本就沾自陶氏,虽说技巧娴熟,但弹奏出来总觉得少了几丝韵味,来时还曾担心,谁料真情流动之下,琴音倒是越发催人泪下。
手里拿着一沓绣品的老妇,陡然感觉面上生凉,伸手一摸,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已经流下泪来,想到记忆中那个包裹在华裳之内的单薄身影,心底里无端透出几分怜惜。
人常说端懿皇后得六宫凤华,但谁曾想过,那样的荣华富贵,果真是端懿皇后心中最想要的吗?
老妇抹了把泪,心底里生出几分暗嘲:自打端懿皇后去世,她这样的老人儿已经很久不愿想起宫中的事了,今日听琴,竟还听哭了,果真是老了……
看了看放在最上面的那副“蝶戏牡丹”图,老妇想了想,将第二幅“凤穿牡丹”图挪在了第一位。
凤穿牡丹这幅绣品,出自定国公府的嫡出小姐曹颖琳之手,虽然立意高贵,针法却略显呆板,不比蝶戏牡丹灵巧生动,在意境上稍稍落了下乘。
但老妇想到往年第一名的绣品往往会送进宫中,让皇后娘娘亲自查看,常人恐怕会觉得这是一份天大的机缘,但对沈念微来说……
老妇摇了摇头,眯着眼睛细细听着琴音,想起当年宫中的情形,数不清的佳人绝色,看不尽的红颜枯骨,外人只瞧见那华衣亮裳的泼天富贵,哪想的到寒灯冷月的孤寂难熬?
尽管只有一面之缘,但老妇心里莫名觉得,这位沈家的小姐,也许跟当年的端懿皇后一样,并不稀罕那些搏命的繁华与荣耀!
老妇这样想着,眯眼瞧着那一只只在牡丹花间尽情飞舞的蜜蜂和蝴蝶,弯唇一笑,这沈家的小姐,倒是个知情识趣的!
这样的人儿,就像这蜂儿、蝶儿一样,活在外面的天地里,才是最灵活生动的,不像那四方宫墙里,就连花草树木,都是寂寞而萧瑟的……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