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矿山和他们的附庸可以直达天听,首刚的CEO就跪舔某家矿业公司,想要溢价买铁矿石,还有各种钢铁贸易商充当带路党,让铁矿石价格变化超过了市场规律。
石学军也就和地方官府有些关系,安德鲁的关系在西澳,能够保证他的FMG不受歧视,这么一比较,石庸他们发挥的作用确实有限,有些惭愧啊。
“那你想怎么办?”
“找外部融资,自己做。”安德鲁疲惫不已
“这可不好办。”石庸知道今年铁矿石价格涨了71.5%,超过了他们的成本线,这时候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除了风险大,在金融上已经具备了可行性,就是融资成本会比较高。
但是把国资吸引到这个项目,意义同样十分巨大。FMG的铁矿石是要卖给国内买家的,而国企是绝对的主力,所以最佳的选择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安德鲁是真想要国资股东入局,但肯定会抗拒被国资控股。
石庸也不想国资控股,这意味着他会出局,其实吧,只要价格合适,真能为国家做贡献,出局就出局吧,但现实是残酷的,你很难判断一个人的真实立场。
“总要试试才知道。”安德鲁
“需要我做什么?”石庸有些心虚,他拥有FMG 15%的股份,但一直都是父亲石学军在出力,他好像在等着躺赢。可经历了FMG的起起落落,又觉得这个项目充满了不确定性,现在心虚了。
“算了,还是我自己来吧。”安德鲁眼看着东大官府咄咄逼人,害怕最终躲不掉,FMG会被东大人联手抢走。所以不准备让石庸在FMG拥有实际权利,而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帮忙做事就必然要让渡一部分权利,安德鲁此时不得不多想。
石庸没想那么多,但石学军莫名其妙的进去,到现在还不清不楚,他就没有了最初的信心满满,害怕被权利磕碰到。安德鲁不让他参与融资,也许是害怕泄密,也许是其他原因,都不重要了。
实际上FMG的基础设施建设到现在还没有开始,已经影响到长江钢铁了,他们和力拓,必和必拓签订的是三年合同,具体来说2008年就可能面临“断供”,虽说那时候爆发了次贷危机,但很可能会有几个月的时间差距,这同样可能带来致命的风险。
“对了,能不能分批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先建铁路,后建矿山和港口?因为这几家国企之间是没有关系,只要有关部门不禁止,应该能出海……”石庸还是建议道
“我试试吧。”安德鲁现在分身乏术,FMG发展到现在,看似成功了一半,但只要没有建成投产一切都是虚的。
要想拿到投资,就得让金融资本看到利益,让他们知道FMG能盈利,足够多的订单是基础,有了订单才好安排生产,生产出来的铁矿运输到东大,需要大规模基建投资,而基建需要很多钱……
这么想着循环了很多次,石庸都头大,更别说安德鲁,要想破局真的很难,石庸他只会一力降十会,用钱砸!可FMG又不是他的,凭什么让他掏钱补贴安德鲁?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