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初探Priceline_重生的我不需要努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fafazh.com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石学军想做不锈钢,作为儿子还是会想办法成全他的,在调查了一番后,石庸发现了镍的重要性。既然已经投资铁矿了,为什么不收集镍钴锂等在未来变得异常重要的矿产?

想是这么想,可做这种大事,肯定很忙很累,石庸这辈子是真不想努力了,让别人努力还差不多,所以一直没有行动,甚至没有计划。现在好了,有人主动投靠,虽然不知道真假,试试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当然了,陈久林现在还被困在新家坡,除了收集资料什么都做不了,真要有想法,肯定还会主动找石庸商量的。

石庸也回到了正常状态,在Skype一边摸鱼一边工作,商业模式简单就这点好,他这个财务总监需要做的事情并不多,比如完善支付体系,就是让各国用户都能很方便的付款。

可石庸知道答案啊,他现在做的再多再努力,能够发挥的效果也是非常有限的。因为Skype的转化率不高,10个注册用户能够有一个付费就很厉害了,而这一个付费用户产生的利润,并不足以覆盖10个用户的成本。

Skype的方向应该是办公协同,也就是Slack,Teams,钉钉所代表的未来,但现在才2004年,他可不敢成为行业先驱,那大概率会死在半路上的,所以还是坚持了最初的想法,找机会卖了它。

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所以石庸在Skype才会表现的有些分裂,既重视自己的权利,也注重放权和授权,给别人试错的机会。石庸自己不做事,当然要培养别人做事,或许正因为这样优秀的传统得到了保留,给了Skype自我进化的可能。

直到圣诞元旦节都过了,时间进入2005年,石庸才从新家坡离开,来到硅谷。不只是Skype这边的人急了,还有Priceline那边,后者04财年实现了整体的盈利,但营收规模还是下降了。

说白了就是Priceline的降本增效初见成效,但作为互联网公司已经连续几年停滞不前,说明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再不做出改变,说不定就会被时代淘汰,说不定就没有后来了。

这时候的Priceline,也就是后来千亿市值的Booking,实质上已经被资本抛弃了,要不然股价也不会一直在低位徘徊,要知道Priceline市值最高时超过230亿美元,互联网泡沫破灭后最低时2.3亿美元,现在的市值只有约5亿美元。

Priceline实现了盈利,和黄不想着投入,反而回购股票然后注销,想要推高股价和市值,显然是在做市值管理,卖个好价钱。

和黄的这幅做派,Priceline管理层会怎么想怎么看?有些事情其实不用多说,没人相信和黄懂互联网,也没人相信他们还有耐心继续用心经营Priceline。

所以当石庸这个Skype创始人之一进入Priceline董事会,出现在公司总部的时候,多少还是给了他们一丝希望。至于石庸的年纪,这里并没有多少人在意,硅谷最多的就是年轻天才,见怪不怪了。

成为Priceline的董事还要走流程,但在公司内挂一个顾问的头衔却不需要,石庸很快就有了工牌,在CEO杰弗里·博伊德的陪同下参观公司。

“你看中Priceline的什么,是反向定价模式吗?”杰弗里·博伊德对这个年轻人有些好奇,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莽,敢接手这样一家看不到前途的公司。

“是反向定价模式带来的知名度,众多的消费者知道有这么一家在线旅游网站,这种持续的广告效应效果很好,否则……”石庸并不喜欢消费者自己出价的这种模式,不想透露自己的“底牌”,还不如直接比价,看谁的价格更低。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