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这么突兀的入股Priceline,很难让人不产生联想。”
“我也没办法,和黄是大公司,你们要是突然把Priceline卖了,我能找谁诉苦?”石庸直言不讳,和黄作为Priceline的控股股东,既然向SEC申请了股票转让计划,那两年内大概率会卖掉部分股票,他成为Priceline的股东就拥有了优先权。
“我当初和你说这件事,你要对Priceline真有想法,可以直接联系我。”鲁志杰只觉得石庸有些精神分裂,不可理喻,明明有更好的渠道沟通,偏偏……
“我自己也在犹豫,你知道我本来可以直接做Skype的CEO做一个创业者,但那样太辛苦了,我更想当一个悠闲的投资人,但现实是残酷的,付出和收获很多时候成正比。我怕自己忙不过来,所以采用了一种随缘的方式……”石庸更加“坦诚”了
“你年纪轻轻有这种想法很正常,谁不想躺着把钱赚了……”鲁志杰这时候理解了石庸的想法,发现他是一个幸运而又聪明的年轻人,有着年轻人固有的毛病,但善于反思,这能让他走更远。
“我也不问你入股Priceline的钱从哪里来,事实上我们现在还没有做好最后的决定,不过你真想买可以直接和我说。”鲁志杰
“我能加入Priceline董事会吗,这能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这家公司的内部管理和运作模式。”石庸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我回去帮你问问。”鲁志杰没有直接拒绝,石庸的要求不过分,而且很正常。
别看Priceline也就是后来的booking拥有千亿美元的市值,是全球最大的在线旅游公司,但现在市场老大是微软分出来的Expedia,Priceline的营收在2001年是11.7亿,后面几年分别是10亿,8.6亿,2004年虽然扭亏为盈,但营收预估是9亿。也就是说越活越回去了,和黄可能根本不知道互联网公司是市场占有率和规模优先。
不管怎么说,只有加入董事会,了解Priceline的管理层,他才会真正了解这家公司的一切,才会有的放矢,知道能不能收购,毕竟如果相信阴谋论,也许是有某个神秘组织联合Priceline管理层赶走和黄才让他们的业绩爆发。
这当然是胡话,有这精力还不如控制国际原油价格多涨几美元,或者扶持其他企业成长起来,美国在线旅游市场还有Expedia、Travelocity等很多玩家,Priceline并不是唯一。
和鲁志杰聊完,石庸又和猎头推荐的几个金融精英见面,他想要正式组建起自己的南山资本,虽然说即将到来的大牛市哪怕没有专业人士,他也能靠雇佣军大赚一笔,但想要以此做事业,该有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成功的经验,谁会相信你能赚钱?
石庸并不是挑选一个人,他是要组建一个团队,所以这个团队里必须有熟悉香江,内地的金融精英,至于华尔街,还是等08年以后去挑选吧,现在他只能被别人挑选。
反正不准备找金融天才,所以石庸更加看重执行力,人品,性格,个人信用,风控意识等,很像那些执行力强但不懂变通的老实人,这种人才同样比较稀缺的。
之前就联系了猎头,用几个月时间筛查简历,几天时间见了十几个人,主要和他们人生,文化历史,科学知识,兴趣爱好,其次才是专业能力,终于挑选了两个三四十岁的中年男人。
这两人都是大厂出身,自身没有过硬的履历,在原企业失去了晋升空间,但还在继续努力,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种种言行很符合石庸的要求。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