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父子两人在香江的酒店聊了很久,算是对各自的想法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基本确定了他们的发展方向,石学军留在国内为他的钢铁帝国打拼,石庸则以国外为主。
大政方针定下来,就是具体的执行了,石庸不知道怎么经营一家钢铁企业,但知道这个行业正确的发展方向:
“钢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建立在对资源的掌控、对成本和效率的控制、技术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和差异化、市场响应和客户协服务能力……”
接着石庸详细的阐述了他的观点,更多的是在说对上下游资源的掌控,也就是煤炭和铁矿石。钢铁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约50%-60%)、煤电能源(约15%-25%)、人工(约5%-10%)、折旧和其他费用,各部分占比因企业而异。
靠近铁矿石和煤炭资源的企业,原材料和运输成本较低;技术先进的企业能耗低、效率高,成本结构不同,优势也会更明显。
石庸不知道长江钢铁情况如何,但这时候重视起原材料和能源成本,必然是不会有错的。然后他说起了对FMG的投资,包括长江钢铁的选择:可以签订长期采购合同,可以入股FMG,可以在未来与FMG合资成立铁矿公司……
有石庸在,长江钢铁的选择有很多,但关键还是自身实力的增长,如果一年的采购量还不到1000万吨铁矿石,那么再好的条件产生的价值都不大。
“宁波钢铁这边的事情很麻烦……”石学军为难的说,石庸的出现让他得到更多重视,他进去的可能性大大的降低了,但要继续推进宁波钢铁项目的落成还是力有未逮。
“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果断放手,哪怕有地方的支持,也不要和中央的意志对抗!”石庸还是提醒了石父,地方民企被地方官府裹挟是常态,能够挡住压力才能走出地方,所以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打破地方婆罗门的重要手段,但能不能真正落地是未知数,无形阻力太多了。
“我想过要放弃,但你也说了,成本控制很重要,如果我们不能在沿海港口建厂,那规模就很难上去,宁波是最好的选择,这里的优势太多了……”石学军噼里啪啦的说了一大堆
宁波港后来好像成为国内货物吞吐量第一的大港口,其中工厂所在的北仑港也被浙省规划为钢铁基地,发展潜力确实十分巨大,魔都的宝钢也十分觊觎这块风水宝地,可以说这里是国内钢铁企业建厂最好的选择之一,其他如日照,烟台,连云港则次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