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翻转,林昀他们来到了柳村南口一带,开始插标定线。
“晕,好大风沙啊!这个年代就有沙尘暴了?”刚落定,林昀就感受到了塞外的狂风怒沙。
“哎哟哟,我要被吹走啦!”作业本死死贴在林昀背后。
林昀把作业本揣进怀里,小跑几步追上詹天佑问道:“詹总工,要不要找个地方避一下?”
詹天佑摇了摇头:“塞外常有风沙,要避的话得避多久?不管天气多么恶劣,工作都不能停下来。如果你们觉得受不了,可以暂停休息,但我是不会休息的。”
林昀忙说道:“那我也不休息!”
在詹天佑的鼓励下,全体队员没有一个休息,全数坚守岗位,很快完成了定线工作。
晚上回到帐篷,詹天佑提着油灯开会。
“我将京张铁路分成三段。第一段由丰台至南口,长约60公里;第二段由南口至岔道城,长约33公里;第三段由岔道城至张家口,长约128公里。其中第二段难度最高,需要开凿大量隧道。”詹天佑指着地图对队员们说道。
“这也是为什么外国人觉得我们完不成的原因。您看看这个。”一名下属递给一叠报纸。
詹天佑接过去一看,最上面的外文报纸上登着一个醒目的大标题:“中国能开凿关沟段的工程师还未诞生呢!”
詹天佑又翻开了下面的中文报纸,上面有几个不知道是什么鬼玩意的中国人发表文章批评詹天佑,说他好大喜功、不自量力,说不该把这种任务交给中国人,应该让经验丰富的外国人来干。
“不管哪朝哪代都有崇洋媚外的人呢。”一旁的林昀不屑地哼道。
詹天佑咬了咬嘴唇,说道:“这是第一段由中国人自己承建的铁路,全体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在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如果我失败了,那就不仅是我个人的不幸,更是所有中国工程师和中国人的不幸。因为,中国工程师将失掉大众的信任。”
说到这里,詹天佑抬起头道:“各位同仁,我们一定要攻克难关!只许胜利,不许失败!”
“加油!必胜!”林昀站起来喊道。
“加油,必胜!”众下属纷纷挥拳呐喊。
接下来,詹天佑制定了任务分工表。
林昀被分到了最艰难的关沟地段。
借助网络的力量,林昀顺利地完成了工程设计。
“我准备采用33.3‰的大坡度和半径为600英尺的曲线,在青龙桥车站设一段之字形展线,使八达岭隧道长度由1800米缩短至1091米,这样既又能解决越岭问题,又能省下一大笔钱。”林昀指着报告说道。
“好创意!天堂鸟,你真的很有想法!”詹天佑大喜。
“这其实都是您的创意啊。”林昀在心里想道。
“陡坡行车的安全问题你准备怎么解决?”詹天佑问道。
林昀忙打开本子翻找了一会,然后答道:“设置12条保险岔道,并引进马莱(Mallet)复式活节蒸汽机车。这种机车的牵引力非常大(42000吨),足以克服陡坡的坡道阻力。”
“这样预算会增加呀!”一旁的下属提醒道。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