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历山?这个历山,不是他曾经开办过的书院吗?
想到这里,林昀忙问沈括:“你带钱了吗?”
沈括摸了摸口袋,掏出二两银子:“这些够吗?”
“都给我!”林昀抓过钱,再次跑进洞问道,“毕历山大人,我有二两银子,能请你帮我画张肖像吗?”
正在烤鱼干的毕懋康站起身答道:“可以。”
林昀高兴的将钱递给毕懋康,然后端端正正地坐了下来。
毕懋康洗了洗手,拿出一张画纸,看了几眼林昀,然后动手画了起来。
“话说前不久,我去济南趵突泉公园游览时,顺便逛了历山书院。”林昀用闲聊的语气说道,“这家书院,曾经求读者百余人,文风盛及一时。只是后来兵荒马乱,沦为了邮亭。”
听到这话,毕懋康的神情突然专注了起来,他下笔的速度慢了,似乎在倾听。
“但是,清顺治十一年时,布政使张缙彦重修了书院,再度开张,康熙还专门赐了匾额。康熙三十九年,历山书院求学士子高达120人,藏书高达数千卷,学风大盛。”
“真的吗?”听到这话,毕懋康的眼中露出了欣喜的光芒。
“大人所创建的书院,历经数百年而未曾衰败,直至今日仍存在。大人当年传道授业的苦心,终究没有白费。”林昀答道。
毕懋康的眼眶湿润了,他用袖子擦了擦眼角,说道:“书院得以留存并发展,我懋康死也瞑目了!”
林昀闻言大喜,他称自己为懋康,说明心理防线已经打开了。
“毕大人,你曾耗尽心血撰写的《军器图说》,因清朝皇帝的忽视而未推广开来。但是我和清朝皇帝不同,我对火器极为看重。请问大人能否本着传道授业的理念,将此书传授与我?”林昀重点强调了传道授业。
听到这话,毕懋康立即皱起了眉头。
“或者只给我一张也行。只要燧发……不,自生火铳的图纸就可以!”林昀慌忙说。
毕懋康没回答,他低下头,继续专心地画了起来。
“这样也不行吗?”林昀沮丧地垂下了头。
很快,画画好了。
毕懋康将肖像画递给林昀,然后转身继续去烤鱼了,显然不打算再和他们交谈下去。
林昀郁闷的拿起画看了一眼,突然眼睛不动了——这张画上画的是一个端着枪的女子!
林昀忙将眼睛凑近画纸,仔细端详画上那把步枪,不错,就是燧发枪!
而且枪下面还画了一张结构图!
“陛下,这莫非就是你说的那种枪?”一旁的沈括小声问道。
“正是,就是这个!存中啊,你的那二两银子值大发了!”林昀高兴的差点把沈括抱起来。
“二位若无其他事,就请回吧。老夫也该休息了。”一旁的毕懋康说道。
林昀拉过沈括,一起向毕懋康深深地拜了三拜。
“感谢大人授我图纸,在下必将将自生火铳发扬光大,让它称霸战场。”林昀真诚地说道。
“那都与老夫无关了。”毕懋康毫无所动,转身上石床休息了。
林昀和沈括拿着图纸,一路欢天喜地地回到了西岐。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