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衣被天下_逆战女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fafazh.com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很快,黄道婆发明的一系列工具就传遍了松江府。

除了提升生产效率外,黄道婆还把她在黎族那里学会的挈花技术和松江地区的麻绸工艺结合起来,发明出了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工艺,创造了闻名天下的“乌泥泾被”。

林昀和徐乐媛和黄道婆一起,挨家挨户的推广传授新工艺,很快松江府的女人们全都学会了,每家每户都争先恐后的生产这种新型棉布,到处都是“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的繁荣景象。

“黄道婆,你知道吗?你的革新使得松江府的经济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上海地区的农作物首次出现‘棉七稻三’,棉花的种植压过了水稻。”林昀对黄道婆说道,“纺织业的繁荣使得江南的小农经济直接跨越到商品经济,整个江南享有革新成果六百余年。”

“天姑娘,当年我为了挣一口活命的口粮,不分昼夜纺棉的时候,做梦也没想到会有今日。”黄道婆感慨道,“那时的我,并不懂得什么经济,我只知道纺织这件事,男女都能做,一年四季都能做。我只要学会了纺织,就能有一口饭吃,就不用给婆家当牛做马,寄人篱下。”

“会纺织的女子千千万,但敢于孤身漂洋过海,去海南学习技艺的就只有你一个。到了花甲之年仍不忘苦苦钻研,这点多少男人都做不到,所以你是个奇女子。”林昀夸赞道。

“姑娘过奖了。女人家只要肯努力,就不会比男人差到哪里。我现在是真心这么觉得。”黄道婆答道。

“没想到黄道婆还是女权主义战士哩。”一旁的徐乐媛插话道。

“她那时哪有什么女权啊,但是她确实改变了很多女人的命运。”林昀说道,“因为纺织业的兴盛,妇女的家庭地位明显提升,上海很多地区,女子择偶有自主选择权,浦东地区还流行过‘大娘子婚姻(即女比男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海就是从那时起,在男女平等上走到全国前列的。”

“难怪很多上海人很少重男轻女,原来都是黄道婆的功劳啊!”徐乐媛恍然大悟。

这时,一群小孩跑了过来,围着黄道婆拍手唱道:“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

黄道婆笑着摸了摸他们的头。

“黄婆婆,听说你织的乌泥径布被宫里指定为贡品啦?”一个路过的大妈迎上来,“我想让我女儿去跟你学提花布,行吗?”

“当然可以,我每天晚上都在家里免费讲习,想学的话随时欢迎过来。”黄道婆热情的说。

“太好啦,今晚我就让我女儿过去!学到一门好手艺,以后找婆家都不愁!”大妈喜出望外。

“哪位是黄婆婆?”这时一队人马抬着一块大匾敲锣打鼓的走了过来。

“我就是。这是?”黄道婆疑惑的问道。

“黄婆婆,这是上海县尹杨茂杨大人送给你的(1291年上海设县,1295年黄道婆回上海)!”领头的官差大手一挥,命手下把牌匾抬了过来。

“杨大人给你送牌匾?”三婶惊喜的迎了上去,揭去红布一看,只见牌匾上刻着四个大字——“衣被天下”。

“全国一年所售棉布4500万匹,松江独占3000万匹,占三分之二,可不是衣被天下!”官差说完下令手下噼里啪啦奏了一阵锣鼓,然后将牌匾挂到了三婶家大门上。

“黄婆婆,衣被天下;黄婆婆,纺织女神!”众乡亲一起鼓起掌来,真诚为黄道婆祝贺。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