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瑞典特使确信,安德鲁统帅的这番言辞中至少8成内容属于真实。除了统帅本人与瑞典王室那不可割舍的亲缘关系外,两地经济的互补性(铁矿石输入与纺织品输出),以及对俄的敌视立场,使得双方成为可以相互依靠的同盟军。
莫尔奈子爵知道安德鲁的反俄立场,倒不是仅仅因为瑞典,而是作为波兰天然盟友的法国人的一种惯例;加之,安德鲁那昭然若揭的私心作祟,试图将自己的另一个子嗣推上波兰王储的位置。但事实上,上述缘由都不是主要原因,而是穿越者对外的一种掩饰,他时刻牢记着另一时空中,导致拿皇失败的两个最主要对手:英国与俄罗斯。而上述两者,也将是安德鲁的最主要对手。
与英国的战争,准确的说经济上的一种全方位竞争,一场由工业革—命引发的你争我夺的大国竞赛。安德鲁的计划中,会从1793年开始,在钢铁、纺织与蒸汽机制造等三大项目上开始加快超越大英帝国的步伐;等到1799年时,整个法兰西的工业水平与生产规模对英国形成压倒性的优势之后,才是对不列颠岛进行最后大反攻的时刻。那时候,一艘艘铁甲战舰将会挤爆整个英吉利海峡。
除了无时不刻的不流血“工业战争”外,但凡英国人出兵法国北方、比利时、荷兰、以及日德兰半岛(丹麦、石勒苏益格与荷尔斯泰因),那么兰斯才考虑准备与伦敦翻脸。由于安德鲁在很多方面都有求于日不落帝国,所以他宁可后发制人。只要英国佬不越出彼此设定的红线,哪怕他屡次被伦敦外交官怼得暴跳如雷,安德鲁也始终只敢拿英国产的骨瓷出气。
与英国不同,安德鲁对俄国巨熊坚持的一贯立场就是实施大战略压制。尽管穿越者不打算与圣彼得堡主动开战,但他会在波罗的海(瑞典与波兰)、黑海(奥斯曼土耳其)与里海(波斯)方向运作一个超级反俄联盟。
而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挽救即将灭亡的波兰。这当然是安德鲁想象中的波兰,是一个由布尔乔亚和小布尔乔亚领导的,没有农奴的自由波兰;而不是属于大贵族和大农奴主,充斥着腐朽味道的桎梏波兰。
对上西里西亚的处置,就很好体现了安德鲁的这一想法。他不仅拒绝了奥地利人出钱购买的意愿,还将波兰议会派出的特使撵出统帅部大本营,那是波兰使者居然脑洞大开,厚颜无耻的找独—裁者讨要上西里西亚的统治权。未来的上西里西亚将是自由波兰军的大本营,而法国与萨克森联军将提供其安全保障。
此外,在与蒙塞等人商议之后,安德鲁决定易北方面军将长期驻守易北河流域,其中,方面军将由一个法国集团军(麦克唐纳的第二军),一个萨克森军团,以及一个波兰军团组成,总兵力将维持在10到12万人之间。
……
重新将视野回到柏林城南,施普雷河的北岸。中午12点过后,莫兰德上校和他的8百法兰西勇士,从一座简易浮桥上渡过了施普雷河。而距离他们1公里之外,同样数量的普鲁士步兵团也久候多时,他们一个个犹如挺直的标枪,一动不动的站在原地。至少从军姿、气势与仪容方面,普军的亮相要好过看似松散的法国人。于是城头之上,无数柏林市民在为他们的子弟兵加油喝彩。
“啊哈,我居然看到法国人还在吃东西!”英国大使很是夸张的惊呼起来。通过望远镜,他看到法国士兵好整以暇的将葡萄干一颗接着一颗的喂进嘴里。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