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的事情追究起来,可以责怪的人太多了。
但因为有一个沈老汉这个罪魁祸首在,那些看似该被责怪的人又成了无辜的了。
苏婆子今日见到卫兰清和杜茵都在帮她,还一起把杜老三夫妇撵了出去,此刻心里五味杂陈。
算了,念在上次杜茵还给她银子,这次又帮她的份上,她可以暂不追究那些事。她得先守好了红叶,至少不让她再受苦了。
站在院中的杜茵,深知以卫兰清的性子,最重要的不是别人的开导,而是他自己得想通,所以只轻声劝慰道:“不如待红叶醒来后,你和她聊一聊吧。”
收拾了下自己的情绪,杜茵朝外走去。走到门前的时候,她犹豫了下还是回头加了句:“我脸上的恶疮好了不少了。但如你所见,皮肤还是很差,所以想劳烦你为我开一些养肤的药。”
她顿了下后又急忙接下去:“但我不急着要。”
她之所以临走了把这事说出来,也是因为不想日后再多叨扰他。还有就是,她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要回到太子府了。
杜茵在莲花村心安理得地住了一两个月,为的就是趁着这个时机把自己的身体调养好,把该练的“散针术”学会。这样的她回到太子府后,才能扭转乾坤。
且她隐隐觉得,几日之后的中秋夜,会是一个她回去的大好时机。
卫兰清知她心意,闻言后只是笑着颔首应下了。
杜茵出了回春堂后,就在这镇上的主街上游逛起来。
不论是祝贞自己的记忆,还是这具身体原主的记忆,对于这条主街的印象都是模糊的。
原主幼时被困在家中做活、看顾弟弟,只能偶尔望望这个繁华热闹的地方;长大了,她又被拘束在太子府中,能出去的次数都寥寥无几。
至于祝贞,她是大家闺秀,京城内部的那些长街她逛了无数遍,可这偏僻小镇的主街,她没来过几趟。
上一次来,是她还没出嫁的时候,她和夏子若一起探望,被华将军罚留下来看守铺子的华向。那铺子是华向母亲柳氏的,卖的是些女子用的钗环首饰和胭脂类的东西,华向是个跳脱性子,很不乐意在这里消磨时间。
那个铺子……是在哪来着?杜茵想到这一节,抬头就往喧哗的街道上张望起来。
这条街商铺林立,曲曲折折,人来人往,一眼难望穿。
杜茵隐约记得那铺子匾额上有个“柳”字,而且是建在种了两棵柳树的一个拐角处,要找应该也不难。只是,华家如今举家都搬至边疆去了,这铺子会不会早已转卖给他人了?
若铺子还在,那当然皆大欢喜,杜茵故地重游观望两眼就够了。若铺子真的辗转到了他人手上,她也要买下来。华家于她而言有恩,她于华向而言有愧。这铺子是华家难得的产业之一,她要尽力守住。
杜茵将在街上走了足有一个时辰后,才终于看见了那两株熟悉的垂柳。
比之她上次来此见到的,这两棵杨柳似乎更壮更高,枝叶也更繁茂了。
“柳眉铺……”杜茵怔然望着匾额上的三个字,回想起几年前柳氏看着他们这些孩子时脸上露出的温柔笑容,恍觉隔世。
柳夫人那样弱质纤纤的女子,现在身处边疆苦寒之地,受得住吗?
不过这名字既然没变,看这铺面上卖的东西似乎也还是那些,华家应该还是留下了这铺子的吧?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