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农夫犹饿死_太平记物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ww.fafazh.com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对于商户也将按照原本收入的三十分之一来征收,以前借口劳役、绢布、加征等强行摊派、勒索的恶行全部禁止,承认普通百姓之间土地自由流通的现状,放宽对农民的束缚,恢复镰仓幕府时期的贯高法。

贯高法在应仁之乱刚刚结束的情况下,的确让税收公平了许多,但事贯高在税收时的尺度全面变为了钱,而不再是粮食和布匹为主,所以农民在出售场频的时候,不可避免要受到大名的压价盘剥。

即使是丰年的时候,也会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况,尤其是随着战乱频发,导致钱价上升的局面,无形中又大大加重了农民乃至于下级武士的负担。

盘剥方法,永远比减税的时候多,镰仓幕府时期的贯高法,还属于是“粮钱均半”,但室町幕府改良后的贯高法则是将其他杂税全部并在一起,以浮动价格来计算粮价得出贯税,反而让赋税加重。

随着形势的发展,守护大名因为连年战乱,导致支出不断增加,原本取消的苛捐杂税,便又重新冒了出来。

首先是延德五年,关东管领山内氏上杉显定为镇抚坂东八州,请求幕府允许,每贯加税二百文。幕府准许,并命各道照此加征。

长享三年,九州探题涉川教直奏请,加征兵粮什二以增给军需,结果引发九州动乱,涉川家因此遭到流放,逃亡防长投奔大内家,九州探题名存实亡,大内家以扶持探题的名义对北九州展开长期经略,造成的分裂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此外,明应之乱后,幕府又历次加征盐税、茶税等许多苛捐杂税,增加了百姓的负担。

这些苛捐杂税一直延续到现在,甚至犹有过之。

所以,明石景季带人去劝农耕桑,可不是一句简单的话,也不是当众宣布几份“德政令”就能解决的,那是一个个村子内跟百姓和耆老反复协商的结果。

并且签署了勘定文状,厘清了年供数额,今年夏收的租税最多也就是三万石兵粮,而非宇喜多直家先前所想的五万石,甚至更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