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四海皆踏破_太平记物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ww.fafazh.com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很多人家门户大开,被乱兵们借着搜查败亡的借口,抢掠一空,走到近处往里看,劫后余生的町民惊恐的躲在角落里,不时听见受辱女子的低声啜泣。

还是那句老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宇喜多直家故意入城稍晚一些,原因之一,就是在给破城的军势一点抢掠的时间。

儿玉党匆匆而立,到现在还没有正式发过一次军饷俸禄,全军上下没有因此抱怨的主要原因,就是这种贼寇的作风,凡战必屠,依靠劫掠来维持部众的军心士气。

平心而论,宇喜多直家也想赶紧步入正轨,严明部众的军纪,给他们分发俸禄,赏赐土地,进行自耕自足。

奈何现在军势众而土地少,钱粮维持儿玉党的基本运转已经有些勉强。更何况但凡攻城略地,能做到秋毫无犯的军势,遍数宇内海外,古往今来的兵马,能做到这一点的,一个也没有。

别说市肆不易,能做到只抢东西,不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的军势,就算是好的了。

《镰仓东鉴》中虽然大肆吹捧大藏公方源赖朝,称赞关东兵马举止严禁,免课杂赋,百姓盼望义军如望父母。

但这里的百姓,指得却是地方豪族,而非寻常黔首庶民,贤明如源赖朝仍有三越之屠,东海之掠,后来屠灭陆奥平泉馆的残暴举动,更是震惊朝野。

关东联军为何於富士川大败平家军阵以后,没有乘胜追击,难道真得如史书所言,源赖朝有效仿汉高之心,经营关东,稳固根基不成?

或许不乏此结,但根本原因还是缺少钱粮,否则不会抄掠远江、骏河两国百姓。如果真得免除赋税,就不会有向关东百姓强行摊派“兵粮米”。

陶晴贤举兵反乱,明明已经大获全胜,却还是纵兵将山口馆烧成一片白地,难道他不知道如此行事,会对自己日后的支配带来何等恶劣的后果么?

怎么可能不明白,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果不行劫掠如何犒赏士卒;如果不劫掠,如何稳定住浮动的军心。

宇喜多直家面对的也是如此情况,他虽然很想要将下津井城连同四座町宿场,全都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但他更明白军心不可违逆的道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