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慧和尚寅时离开寺院下山,准备给城中五佛寺送去点灯香油。
往常都是每月十五去送香油,昨天寺里忙着法会,没人有空下山。
丑时起身收拾利索,换了身新僧袍,踩着双百褶麻鞋,妙慧往主持房中领了佛旨,去僧事房挑了香油担,顺着山道往下走。
寅时天还未亮,山中万物俱静,妙慧肩上担着香油,施展开轻功往前迈步走。
嘴里念诵着《法华经》,不知不觉里山下大道不远了。
有人立在山道,堵住了去路。
“施主,贫僧借光了。”妙慧笑着说。
那人中等身高,慈眉善目,顾盼生辉,一身道袍飘逸,手里拿着一杆小旗,正饶有兴趣地看着妙慧。“金顶光明,还需借他人之光?”
“阿弥陀佛,这世上真有大梵净天王,有求必应。”妙慧并没有生气,见到此人,不由得心生欢喜,“你我相见,正是天缘有份。”
那人展开小旗子,一副山河图浮现,“画里画外,尘世浮生。”
“也罢,你何其像我。”妙慧笑道:“浮生便浮生。”
那人点点头,与妙慧找了块大石头坐了下来。
天色微亮,春寒料峭,今年初七就立春了,山风依旧不止。
那人从怀中取出一把剃刀来,交给妙慧。
“阿弥陀佛,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今日你我相见,又是何相?”妙慧嘴里叼着剃刀,解开了那人的牛心发髻。
“哈哈,小和尚,你是你,我是我。这劲松常青,每一株都有姿态。就像你佛家所言,一花一叶皆不同,一花一叶皆世界,这世上何止三千世界。”那人大笑不止,接着说道:“花虽有相似,难道就不是花了?”
“居士所言有理。”妙慧微笑,手中刀不停,将长发削落。
不多时,那道人头上素净光亮,连脖颈上的碎发,都被妙慧剃净。
“濬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妙慧笑着接过道人递来的小帽,戴在头上。
那道人剃了光头后,那模样和妙慧竟有八九分相似。
“我有明珠一颗,就被尘劳烦锁。”道人上前穿起僧衣,蹬上百褶僧鞋。
“他日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道人手持念珠,挑着香油担,大笑而去。
妙慧微笑,将小旗斜插脖领,由小道下山去了。
崇武门下,迟璠行礼。
“见过阁老。”
“迟将军啊,有劳你了。”王越微微一笑扶起迟璠。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