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9.嘴炮鏖战_最终诊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fafazh.com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全世界有数千万丙肝病人,其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xing。

经陆子姗一年的调查下来,排除掉了棒子国的速成美容店,排除掉了国内那家牙科诊所,也排除掉了澳洲的消化道内镜,最后锁定在了xing传播上。

男朋友那么多,现在丙肝病毒筛查阳性的一共有四位。

其中一位在国内,因为吸du被强制戒du,丙肝的来源有九成是针头。一位在日本,丙肝来源是现任的女朋友。剩下的另外两位,经调查都在米国。

一位是因为近期发现肾功能出现了问题,接受了长时间的透析。另一位是因为早年车祸外伤住院手术治疗,术后白蛋白太低,所以输了不少白蛋白。(1)

从他们各自感染时间来看,其中前三位都在认识李秀珠之后,和她没什么关系。

唯独最后那位,车祸出现在认识李秀珠之前,丙肝就这么过来了。检查中发现,这位前男友一生中就接受过这一次血液制品输注,还是陆子姗上门后他才意识到自己有可能染了丙肝。

既然他没有纹身,没有吸过du,牙科检查的地方是消毒非常正规的诊所,从没出现过这类问题。而且李秀珠不是他第一次,他的前女友也在差不多的情况下查出丙肝。

最有可能的解释,就是当初输注的白蛋白有问题!

白蛋白是血液制品,是从献血的血液中提取而来,制作它们的都是一些血液制品公司。

这类制品原料特殊,在上世纪一直都是交叉感染的重灾区。所以在规范了血液制品制作和保存流程后,使用血液制品前都需要登记,包括病人和商家名,使用前后也都需要检查病人的传染病情况,明确责任。

这次的问题出在了一家还算小有名气的血液制品公司,Jo-BD。

在被提起诉讼前,它在米国九家血液制品公司中份额排名第六,也算相当不错了。在接下去的几年时间里,这九家血液制品企业会缩减到只剩五家,Jo-BD就是其中之一。(2)

Jo-BD原名BD,一直都是经营范围比较单一的血液制品企业。

它也算七十年代的老企业了,可经营了那么多年一直都处在中游,在日趋寡头垄断的国内格局下没什么太强的竞争力。

血液制品都来自血浆,比的就是原料来源。BD年采血量不足千吨,根本没法和前几的企业相提并论。

眼看着米国zf对血液制品的要求日益升高,成本跟着水涨船高,在充分竞争与较强的监管环境下,产业将不断走向集中,他们最后只能接受被别人收购吞并的命运。

那个Jo就是收购公司的缩写,也是这次祁镜掐准时机让李卫西狙击的对象。

两年前的收购对Jo公司来说是个大手笔,本来愿景不错,借着融资能做到血液制品和医疗器械两开花。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