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红刚今年48岁,并不是丹阳人。
五年前靠着人才引进政策,他从老家来到了丹阳,当时他已经是当地一家二级医院的普外科大主任。但为了学大医院的技术,他辞掉了原来的工作,来到一院从一个小主治重新做起。
43的主治就算放在普外这个竞争激烈的漩涡里也算高龄了,不过技术不纯熟的倪红刚愣是杀出了一条血路,在去年成功爬上了一院肛肠科的副高。
既然上了副高,又是曾经掌管一方的大主任,他自然成了医学鉴定委员会重点吸收的对象。去年年末,医学会专家组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倪红刚没多想就加了进去。
其实祁镜开的病例讨论会和他没什么关系。
一个在丹医大开会,抓别人医疗过程里的bug,以训人为乐;一个在自己科室里喝茶看报,没事儿还能去手术室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
是一个病例让两人之间出现了交集。
前几天鉴定委员会给倪红刚去了个电话,希望他能参加周五下午的大会,帮着充充人数。鉴于自己刚进专家组,又不是本地人,他看当天日程没什么事儿就抽了个空过来听听。
不得不说坐在台下听这些病例分析还挺有意思的,至少祁镜的上半场给倪红刚留下的印象很不错。
但是这才过了十分钟休息时间,怎么就问到自己头上了?
倪红刚不解,根本不想上台。
“叫你呢,老倪。”他身边一位医学会的医生看了他一眼,指指前台,笑着说道,“你该不会是犯了事儿吧?这段日子出过差错?”
差错?
没啊......
倪红刚自从到了丹阳就没出过什么特别大的差错,就算小错也是很少的,而且都是手术中冒出来的小意外,也都被他在做手术的时候一一弥补了。
关键这些小意外和错误都是肛肠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他一个外科主任级医生对这些都会做事后回溯,里面和犯错两个字沾边的一个都没有。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些年病人对他的投诉几乎为0。
要不是因为这个成绩,再算上原本就还不错的手术能力和平和的性格,他一个外地小医院来的医生怎么可能在关系林立的大三甲里升上去。
“我能犯什么事儿......我现在的副高还是自己这几年小心翼翼得来的。要是犯错,怎么可能升上去?”
倪红吐槽了一句,又忍不住视线平移,茫然地看了眼前台。
刚发了话的祁镜两手捧着病历资料,翘着二郎腿,背靠着坐在那张折凳上。因为离得近,他还能勉强看到他嘴角带出的一丝弧度。
这笑容他已经见过好几次了。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