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医疗中心的选址地点非常微妙,在市西偏南的地方。
那块区域上靠三院,下依仁和,虽然相距都有些距离,但其实单论市区内的就医覆盖面积,医疗中心并不占优。
放平时,在两家三甲医院的竞争夹缝中,民营医院很难生存下来。科室重叠率高,对病人的吸引力不足,科室竞争力不足,恐怕医院一上线就会出问题,病源数连下降的空间都没有。
但那只是对“一般”的民营医院而言,丹阳医疗中心创立时的定位并不一般。
在“医疗”两字中,它更偏向后者,而在“疗”字的几个含义中,它更偏解除痛苦困难,而非单纯的医治。也就是说,丹阳医疗中心表面是家医院,其实自身定位更偏向于疗养院。
三甲医院有床位周转率的指标,床位有接手病人数量的压力,很多病人会因为这个指标“被迫”出院。(1)
这时,祁镜所在医疗中心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舒适的病床和宽敞的病房,能为这些需要后续疗养的病人提供环境。西边就是丹阳最大的山间别墅区,对于那些被三甲病房劝退的富人来说,医疗中心反而成了后续的首选。
进可在这儿安心疗养,退亦有两家大三甲帮忙兜底。
而那些无法忍受三甲冗长排队量的轻症病人,也会因为相近关系,成为两家三甲医生推荐的首选。
所以这儿的病房走的是高端路线,而门诊却是对三甲的一种补充和分流。相比有些空旷的住院部,这一个月的门诊反而是最受周围民众欢迎的地方。
当然比起三甲的专家门诊和人流量,医疗中心无足轻重。可这儿的药品储备充足,医生也都是从慢性病内科聘来的,对于那些跑来开药的病人,能满足这两点就够了。
至于急诊,医疗中心还没有那个能力,甚至于从一开始就被祁镜剔除出了自己的计划。
就算24日中午刚开完职工大会,祁镜离开会议礼堂的时候,如果上去问他医院有没有开展内外科急诊业务的能力,他的回答也一定是否定的,不能!
可世事无绝对,才刚离开没多久,还没回诊断部,两个电话和一条电视新闻就让祁镜不得不硬着头皮接下了好几位本不该属于医疗中心接手的急诊病人。
一个电话来自于邵莉,打来的时间在下午两点。
就在几分钟前,她接到了现场采访的任务。这位转做医疗专题的记者被电视台紧急派去了位于市西的阳潭二中,那儿出现了群体食物中毒。截止他们得到消息为止,已经有50多位孩子发病被送去医院,数字还在慢慢增加。
因为学校离三院最近,旁边还有市西儿科,所以去的大都是三院。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