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也是个办法,也可以等其他病人出现,然后做个合集。”杨超叹了口气,看向一旁仍然在研究电视节目时间点的邵莉,“医疗专题就是这样,必须要长期追踪才行。莉姐刚从现场组调来,肯定会有些不适应。”
习惯了快节奏的现场报道,邵莉确实不太适应这种慢节奏的采访制作。
其实在医疗节目中,最重要的就三大部分:疾病的起始和久治不愈的情况、主角团队接手后明确诊断、治愈出院和预后采访。
每一部分都涵盖了大量时间,还掺杂了各种人性,有时候为了结局够漂亮,只能挑选一些已经康复的病人,采取后期摆拍的策略。
即人还是那些人,但事儿是早已经过去的事儿。
因为是摆拍,自然会因为侧重点不同还添加一些转折戏份,以增加可看性。
有不少是真实情况,但也有些则是后期添加进去的东西,这就需要制作团队精准捕捉到整个故事的看点,将它不断放大。
杨超在医疗专题组工作了两年,从一个普通的见习记者慢慢成了骨干,工作能力很强。他非常善于转换角度,发现一些其他人看不到的地方。
可吴林的“疾病”在他眼里却毫无“闪光点”。
从主诉来看,他发病的时间不长,去年一次,今年一次,每次只有两三个月而已。症状也只是咳嗽咳痰,没有咯血没有高烧,甚至咳嗽咳痰的次数也非常少,程度更是轻微。
这要不是吐出两条虫子,是个人都会把它当成普通感冒来对待。
倒不是说它不吸引人,恰恰因为“口吐灰虫”的现象和症状之间反差太大,这个病例本身非常吸引人。但也就仅此而已,缺乏症状,缺乏病痛带来的故事深度,想要扩展内容会变得非常困难。
说白了,大家只是想知道答案罢了,对病人和医生本身没多大兴趣。
“说真的,我就没见过这么离谱的病例。”杨超笑着看了眼自己做的记录,嘴上满是问号:“症状只有咳嗽咳痰,诊断竟然只用了小半天。看上去那么简单的事儿,怎么换到别人手里就查不出来呢?”
“这就是他厉害的地方......”
邵莉站起身,粗略整理了一下自己身上的衣服,说道:“反正目的已经达到了,今天就先回去吧。”
“下班了?”
“我这儿没什么事儿了。”邵莉整理着自己的文件资料,问道,“你这儿有什么医疗专题节目的合集么?推荐点,我想看看抓抓灵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