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就像是一家小公司,彼此间的大框架都差不多,但每个医院都有各自不同的的制度,很多细节在不同医院里都是截然不同的。
一院虽然和丹阳医院同属丹医大,但内急的工作环境完全不一样。
这应该是出于两家重量级公立三甲离得太过接近的原因下,互相思考各自定位后决定的。
毕竟丹阳医院的急诊救治率总会压一院一头,久而久之再和丹阳医院抢病源就没什么意义了。丹阳医院既然已经拿了最大的西瓜,那自然要把苹果、橘子、香蕉分给一院。
要是全靠自己一口吞下,肯定会撑死。
一院没有特设的120绿色通道诊疗室,诊疗室被整合进了抢救中心。而“绿色通道”在他们那儿成了一种单纯的待遇,也就是120送来的病人会得到第一时间治疗的意思。
除此之外,一院也没有大面积的留观走廊,取而代之的是真正留观室。
在“留观室”的问题上,丹阳医院看中之前的“留观”两字,视力好的医生理论上可以在诊疗室门口一眼看见自己的病人。而一院则更突出了“室”,是四间有着8张床位大病房。
它们被分在两边,与中间的抢救室和重症监护室想连通。
没有特设的绿色通道,留观室的面积和床位也非常有限。但相对的,一院却增加了普通急诊的诊疗室数量和重症监护室的床位,单从装修层面上看,确实要比丹阳医院整洁和有序得多。
一院不再执着于和丹阳医院抢急救中心的病人,而是着眼于普通急诊的服务和急救病人留观时的住院舒适度。
白天早中班的普通内急诊疗室里,一般都会有四位医生同时坐诊,而半夜也有两人轮班。相近的治疗水平加上减半了的排队时间,让普通急诊病人更青睐一院。
虽然是无奈之下的变通之法,但效果很不错。
只不过一院需要抽调一部分人事编制给内急,不然一天要安排10位其他科的医生泡在普通急诊室里,就算上京的大三甲也会吃紧。而现在坐在张祥身边的就是一位注册在一院内科急诊的急诊医生,李志浩。
他现在的心里除了纠结就没其他感情了。
实验室化验单上的数据已经再明白不过,如果遮掉病人的名字,他恐怕已经说出了HIV三个字母。在这种时候HIV的抗体检测也只不过是帮病人要个切实的证据罢了,对医生的诊断并没什么太大的帮助。
一边是病重的堂姐,但却极有可能染上了HIV,估计是以前外面乱搞出的事儿。
而身边的姐夫倒是个老实巴交的中学老师,现在正等他给详细讲述病情呢。就算现在能瞒过去,她堂姐这儿亲戚一堆,总要说出实情。
李志浩脑子一团乱麻:这让我怎么讲?真要直接讲出来万一闹出事儿怎么办?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