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正月十五。
在华夏传统的观念里面,过完这天就是正式开始新的一年的工作。
大清早燕京火车站,人流如潮,或来或往。
“幺儿,要不你就晚几天去那羊城呗?和公司领导请个假。这买了这么早的车票,你看看你都没睡好。”一个气质典雅的中年妇女看着眼前的小儿子有些担忧。
“妈~我是男子汉,出去要拼事业的,您不能老是把我当小孩子看啊。”
理着中分的小青年朝气蓬勃,脸上有些得意:“改革春风吹满地,现在羊城那儿正是大发展的时候,可比你们拿死工资强。”
“知道知道,我就知道我们幺儿最厉害了。”中年妇女一脸笑意:“但是现在网上不是说那边乱的很嘛。”
“这出门在外的有个万一可怎么办啊,哎呀,早就和你说了,当初应该和你哥一样留在燕京干个体面活。”
“再不济,你也应该在燕京工作,我倒是不相信什么活羊城能做,咱燕京反而做不了,咱……”
中分青年知道老妈一旦开始唠叨了就很难停得下来,只得打断道:“老妈诶,知道什么叫不信谣不传谣吗?”
“您老在家也少看看那种消息吧,别没事成天自己吓唬自己。”
“检票了,检票了啊,老妈你别送了赶紧回去吧啊,放心放心。”
中分青年挥着手就朝着检票口走去,知性妇女也只能摇头苦笑。
自家幺儿能怎么办呢。
只是看着车站里戴口罩的人比往常多了这么多,心里不由的蒙上了一层阴翳。
……
地坛公园,琉璃牌坊还浸润在一片青灰色的晨雾里。
冻了一夜的石板路上结着薄霜,穿着臃肿棉袄的老人踩在上面,发出了细碎的咯吱声。
“哟,这不是李大娘嘛,您今儿个也出来锻炼了?”一个光头老人声音洪亮的打着招呼。
“是呢诶,这不是得跟上您老黄的步伐嘛,家里的小的昨天就往南边去了,也省的我给他们做早饭了。”
“南边去?”黄大爷放下了压着的腿:“你关照那两孩子了吗?”
“关照?关照什么东西?”
“哎哟,老李你不知道?”老黄立马凑到了李大娘身前:“听说啊,南边出瘟疫了!死了好多人了,现在网上因为这事都吵翻天了!”
李大娘用着怀疑的目光看着黄大爷:“不会吧,真要像你说的这样,怎么可能报纸上一点消息都没有呢。”
“这事情怎么可以堂而皇之的说出来呢,肯定是控制着起来,私底下解决啊,不然大家不都得乱套了?”
嘶——
这黄老头平时看着不着五六,尽捣鼓一些时兴玩意儿,这一次看上去好像真有点那么回事啊。
“不对啊,如果真有这么回事的啊,你老黄怎么还出来锻炼啊,不应该在家躲着吗?”李大娘脑子一转怀疑道。
“嗨!这不是还没传过来嘛,咱也不着急。”
黄大爷拍着白玉栏杆上的冰碎子继续说道:“古代时候的瘟疫听说只在连片的城池里面闹腾,很少有听说冒出来的。”
“咱这地方也远着呢,不过,咱还是留了一手,按照那个叫什么镜公司的物资,照模照样的来了一份,都在家里备着呢!”
“这叫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话说最后,黄大爷直接摇头晃脑了起来,嘴边的热气腾腾的往外冒着。
然后一回头,就看着李大娘蹭蹭的往回走着:“老李,你不锻炼啦?”
“锻啥炼啊,我得回去给我那两小子打电话,囤点货去。”
……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