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贸然接收40名基地人员,不仅机密难保,长远来看更可能威胁到避难所的自主权。
“可以考虑加入基地啊,”蔡睿提议道,“以你们建设工事的速度,你在基地当个委员都绰绰有余。”
项安无意继续这个话题,直接表态:“最多接收20人,而且尸潮结束后会遣返部分。”
经过十分钟的拉锯谈判,蔡睿最终妥协:“这是候选名单,你尽快挑选吧。”
项安接过最新的人员登记表:“我要当面筛选。”
只有实地接触才能生成幸存者档案,光看名单毫无意义。
蔡睿晃了晃手中剩余的名单提醒道:“你那份名单都是刚上山的幸存者,缺乏基本训练,战斗力有限。”
“我把精锐都挑走了,雾隐山这边怎么办?”项安随口搪塞,“我就喜欢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
新人的临时住所里共有三十余人,但其中仅有三人是C级幸存者,比例比项安预想的更低。
当蔡睿说明来意后,这些新上山的幸存者大多四散离去。相比根基稳固的雾隐山基地,没人愿意冒险前往名不见经传的青檀苑避难所。
“我来雾隐山就是为了安全,现在又要下山?开什么玩笑!”
“你们什么意思?我们千辛万苦才到这里,刚来就要被转手?没这个道理!”
蔡睿无奈地对项安摇头:“看到了吧,这里找不到现成的战斗力。”
项安并未离开,而是耐心在原地等候。基地人数众多,分配给新人的住所相当简陋。追求更好的生存环境是人之常情,总会有人愿意尝试改变。
果然,几分钟后就有人前来询问具体要求和待遇。
“第一,要服从安排;第二,要保持团结。”
项安简明扼要地说明条件,又指了指身旁的路哲:“待遇绝对有保障,从我同伴的状态就能看出来。”
在物资匮乏的灾变时期,像路哲这样体型保持“良好”的人确实罕见——大多数幸存者都因长期饥饿而消瘦。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甄选,最终确定有九人自愿跟随项安前往青檀苑避难所。
“这个人数确实不够看。”蔡睿望着稀稀拉拉的队伍,眉头深锁道,“这样我很难向游委员交代。
项安略作思忖后转向温禾:“再从基地筛选几个可靠人选吧。”
为确保避难所不被特意安排的人渗透,由熟悉基地情况的温禾亲自挑选无疑最为稳妥。
温禾随后从自己曾带领的搜救队里调来四名队员,最终队伍扩充至十三人规模。
游朗站在基地岗哨前连连摇头:“你小子薅走这么多战略物资,结果就带这么点人回去......”
项安坐在向基地借来的面包车上,单手搭着车窗笑道:“您放心,这些投入绝对物有所值,青檀苑定会履行战略支点的职责!”
他并不在意雾隐山背后的盘算,只要武器弹药实打实到手便是胜利。
但考虑到这次前所未有的支援力度,如果基地真的陷入危机,他确实愿意出手相助——此刻的承诺,完全是发自内心。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