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立后_大汉:吾绝不为海昏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ww.fafazh.com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派人盯着他,我要知道他的一举一动。”

“诺。”

......

八月底,霍禹率得胜之师返还。太常苏昌在长安郊外以礼迎王师,宣诏犒赏三军。

霍禹,霍山,赐爵关内侯,麾下校尉也各有封赏。

而此时的刘贺却在未央宫中听王式讲经。

这让霍光暗自松了口气。在他看来刘贺若想反制,大军还朝是最好的机会。

以帝王之尊迎得胜之师,礼下于人,可得军心民心。

可刘贺还没有出现。

或许刘贺的依仗是帮他在百姓中扬名的刘病已,亦或许是上林苑中一众奴仆。

二者在霍光眼中都不足为虑。

上林苑的数万奴仆在霍光看来不过是乌合之众。即便数万之众也不堪一击,无需调动北军,只需500期门军便可破之。

至于三辅之地更是不足道哉。即便刘贺尽得三辅之地民心,亦无法影响朝中大局。

黔首愚民,连站在未央宫阶下的资格都没有。若不是天怒人怨,百姓只会俯首农桑,天子何人与他何干?

刘贺若是知道霍光的想法,恐怕会一笑置之。认知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最后的成果

他从入长安开始打造装神弄鬼的人设,加上火药这跨时代的大杀器,二者合二为一对人心的摧毁是霍光难以想象的。

九月,久居深宫的刘贺第一次收到数十位大臣联名上奏的奏疏。奏疏洋洋洒洒数百字,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

孤阳不生,独阴不长,陛下当立后。

这封诏书,比刘贺预想的稍晚了一些。严氏入京后,他没几天就将严氏封为婕妤。

婕妤为孝武皇帝所设,仅在皇后之下。

此举就是为了告诉百官,皇后之位空置,有德者居之。

刘贺的目光在一众朝臣身上扫过,“诸卿可有意?”

短暂的沉默,大司农田延年率先出列,“陛下承高祖遗烈,继昭帝之统,诚宜早定中宫以安社稷。臣闻霍氏幼女,系大将军光之女公子,淑德懿范,夙著柔嘉。昔大将军定策安宗庙,迎立陛下于昌邑,忠贞贯日,功在汉室。今若结两姓之好,则内外协和,朝野归心。“

光禄勋张安世紧随其后,“臣以为大司农所言甚是。《春秋》有云'王姬归齐,所以尊周室'。今霍氏与天子本为股肱,若更缔秦晋之好,则大将军必竭股肱之力,陛下可垂拱而治。且椒房之重,非勋戚莫属,此诚固本安邦之良图也。“

接着便是御史大夫蔡谊,“臣尝闻民间有言'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然陛下潜龙之时严氏虽贤,终非母仪天下之选。霍女承大将军庭训,通经史,明大义,若得侍奉陛下,必能佐圣德而光汉室。“

蔡谊言罢,朝中文武纷纷出列,就连丞相杨敞也晃悠悠的行至殿中,唯独霍光跪坐于原地。

严延年见情景彻底熄了让女儿当皇后的心思,对刘贺的些许怨气也随之消散。

皇后之位,除霍氏女,无人可坐。

刘贺面色如常,扭头看向霍光,“大将军以为如何?”

霍光起身行至殿中,稽首行礼道,“此乃天子私事,又涉及小女,臣不便多言,唯陛下一言而决。”

“如此便依诸卿所请。

“陛下圣明。”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