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你干的好事。愚蠢,愚不可及。”
“父亲,此事”
“住嘴,称我大将军。”
“大将军,我....”
霍光看着满脸不忿的独子,眼中尽是无奈。
霍禹身为他的独子,未来霍氏的掌权人,本来礼贤下士,收天下之心。他也多次教导让霍禹为人谦逊,笼络公卿。
怎奈朽木不可雕,无论他怎么说,霍禹依旧奢靡成性,行事飞扬跋扈。
霍光越看越心塞,子不类父,是所有老人的痛。霍禹但凡有他一半的谨慎,他都不至于如此艰难。
史乐成失言可以当做其包含祸心,离间君臣。但霍禹散播谣言败坏天子清誉又该如何解释?
隐瞒?
根本瞒不住,也不用瞒。数个时辰,谣言四起,必定有人刻意而为之。
史乐成失言在先,流言在后。这份谣言无论是谁散播的,百官都会以为是他授意。
这黑锅,他背也得背,不背也得背。话说回来,父子一体,子债父偿,这个锅他背的也不冤枉。
可他本不应该背。
“老夫和你说过多少次了,凡事当顺势而为,顺势而为!”
“何为势?势者,天时,人和,权柄相合之机也。”
“今世人皆赞刘贺忠孝,你却反其道而行之。”
霍光越想越气,越说越激动。属下蠢还有一颗忠心可用,儿子蠢为之奈何?
说完,见霍禹依旧不忿毫无愧色,怒喝道,“逆子,你还不知错?”
“儿不敢。”霍禹不敢与霍光顶嘴,低头道,“可此事并非儿所为。”
“放肆。“霍光大怒,但很快又反应过来,满脸的惊愕,“真不是你所为?”
霍禹满脸的不屑,“昌邑王之过不可胜数,若是儿所为岂会只污他失仪。”
霍禹这幅模样倒是让霍光信了几分。废立之事兹事体大,不可不慎重,是故他在拥立之初就做好了周全的谋划。
刘贺六岁丧父,无人教导,行事向来狂悖,不听忠义之言。让刘德观其行,史乐成记之,霍禹示之于众。
京师流言四起,再加之入城时只有大鸿胪相迎,刘贺定会以群臣离心,不安之下大肆提拔旧臣。
到那时,宗室,士族,百姓皆不会认同刘贺。
人心向背,大义已失。他再以太后之名废黜刘贺,另立幼主,一切顺理成章。
可惜,刘贺过于奸诈,一路上无任何失礼之处不说,还步行进城博取忠孝之名。
既然你要名,我便给你名。
“昌邑王幼读《诗》《书》,至仁至孝,百姓皆赞其德。”
霍禹听出霍光是想帮刘贺扬名,不解的问道,“父亲,这是为何?”
霍光看着眼前的儿子,眼神中有种说不出的失望,“左传有云‘不以一眚掩大德’。然世间皆是俗人,善者毕生为善,偶有一恶,则尽失前誉,便是此理。”
“过犹不及,盛极必衰。”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刘贺装得了一时,装不了一世。即便他之前的放浪形骸是假象,但所做之事已成为无法改变的事实。
当他贤名传遍时,过去所做荒唐事也会被一一揭露出来。
初始百姓不信,但随着曝光的事越来越多,就会变为被欺骗的愤怒。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