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面犁评的锻造,犁体各部件的连接角度,都需要精确的计算和反复的试验。
他虽然有理论知识,但将理论转化为实物,尤其是在这个工具简陋的时代,又是一大难题。
“吱呀。”
一阵轻微的响动从窗外传来。
张星落警觉地抬起头,屏住呼吸。
窗外,一道纤细的人影一闪而过。
他心中一动,快步走到门口,轻轻拉开一条门缝。
朦胧的月色下,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快步离去,正是阴晚晴身边的那个侍女。
张星落心中微暖。
这几日,阴家小娘子几乎每日都会派人送来一些清水和精细的吃食,虽然不多,但在这艰难时刻,已经是雪中送炭。
他知道,这是她的支持他。
他没有声张,拿起食盒,默默关上门。
这份情,他记在心里。
压力,也是动力。
他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在图纸上。
犁辕的长度,犁柱的高度,犁梢的弯曲度……
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反复推敲。
他甚至用泥巴捏了几个简陋的模型,以便更直观地能感受犁体在耕作时的受力情况。
这日清晨,天刚蒙蒙亮。
张星落便背上了家里最大的那个陶罐,腰间别着柴刀,出发了。
昨日,村东头的老井,排队的人已经从井口排到了村外。
等轮到他时,只是勉强打到了半罐浑浊的泥水。
很明显。
水量严重地不足了!
于是他决定往更远的山里走走。
老憨曾跟他说过,在西边的一片山坳中,似乎有一处常年不干的山泉。
所以张星落决定去找找看,碰碰运气。
山路崎岖,晨露打湿了他的裤脚。
一路上,看到了更多令人心酸的景象。
往日绿意盎然的山坡,如今已是枯黄一片。
偶有几棵耐旱的灌木,叶片也蔫蔫地耷拉着,失去了生机。
三三两两同样出来寻水的村民,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焦虑和疲惫。
有些人甚至因为争抢一处几近干涸的小水洼而发生了口角,若非旁人拉劝,几乎要动起手来。
“唉,这鬼天气,再不下雨,咱们可怎么活啊!”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气喘吁吁地坐在路边。
“可不是嘛,家里的存粮不多了,地里的庄稼全完了,连喝口水都这么难!”
旁边一个壮年汉子愁眉苦脸地应和。
张星落默默地从他们身边走过,心情愈发沉重。
这还只是开始。
如果旱情持续下去,接下来便是饥荒,是流离失所,甚至是……
易子而食。
史书上那些冰冷的文字,此刻化作了沉甸甸的现实,压得喘不过气来。
翻过一道山梁后,眼前豁然开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