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信息传输极为不发达的时代。
整整一天,张星落都在疯一般的到处找人询问。
“这位大哥,打扰一下,请问您知道杏林巷怎么走吗?”
张星落拦住一个扛着麻袋的脚夫。
脚夫被他吓了一跳,上下打量了一番才不耐烦地道,“杏林巷?没听说过!城里巷子多了去了,谁会记得住?走开!别挡我的路!”
张星落不死心,又跑去问一个在路边卖炊饼的大婶。
“大婶,您老人家见多识广,知道杏林巷吗?听说那里有位很厉害的先生……”
“杏林巷?”
大婶停下手中的活计,眯着眼睛想了想,“南边倒是有条巷子,以前好像是种了几棵杏树,不过早就被砍了盖房子了。那里住的都是些扛活的、打短工的穷家小户,乱糟糟的,哪有什么厉害先生?小伙子,你是不是听岔了?”
“南边?种过杏树?”
张星落抓住这两个关键词,“大婶,请问那条巷子具体在南城哪个位置?”
“哦,你顺着这条街一直往南走,快到城墙根了后再往西拐,那边房子最破最矮的地方,问问就知道了。不过我劝你还是别去了,那地方……”大婶欲言又止,摇了摇头,“没什么好去的。”
尽管大婶在告诫他,但“南边”和“杏树”这两个词,还是给了张星落一个明确的方向。
他连声道谢,拔腿就跑。
南城确实比东市和北城要破败许多。
街道十分狭窄,路面坑洼不平,两旁的房屋也多是低矮的土坯房,有些甚至歪歪斜斜,看起来随时都会倒塌。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混着霉味。
张星落边走边问。
“杏林巷?哦,前面那条就是。”
一个坐在门口晒太阳的老头懒洋洋地指了指前方。
张星落心中一喜,连忙顺着老头指的方向跑去。
等到他拐过一个弯后,却傻了眼。
面前是有一个小巷,巷口也确实有树……
树桩。
映入眼帘的只有两截光秃秃的树桩,只能依稀可以看出曾经是杏树的模样。
杏林巷的杏和林都没了,光剩巷了啊。
张星落暗暗吐槽了一下。
巷子很深,两旁挤满了破旧的房屋,门窗大多朽坏,有的甚至连门都没,只用破布或草席挡着。几个面黄肌瘦的孩子在泥地里玩耍,看到他这个陌生人闯进来,都怯生生地躲到了大人身后。
一些无所事事的闲汉懒洋洋的靠在门边,警惕的打量着他。
“请问……请问这里有位费先生吗?是位圣手!”
张星落挨家挨户地询问,声音带着颤抖。
“费先生?没听说过。”
一个正在缝补破衣的妇人头也不抬地回答。
“圣手?我们这穷巷子哪请得起圣手?要看病都去城里大药铺碰运气,或者干脆等死。”一个靠在墙角的汉子嗤笑一声,吐了口唾沫。
“姓费的?好像……好像巷子最里面住着个老头是姓费,不过是个捡破烂的疯老头,不是什么先生!”
另一个闲汉提供了点信息,也是坏消息。
张星落不死心的走到巷子最深处。
那里确实住着一个衣衫褴褛神志不清的老头,屋里屋外堆满了捡来的垃圾,散发着恶臭。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