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怪学者阿利斯泰尔的加入就像一剂强效催化剂,让林介和威廉的调查行动瞬间进入了快车道。
这位将大半生都奉献给尼斯湖研究的“活字典”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最详尽的理论支持,更以极大的热情为他们解决了所有在本地行动的后勤难题。
在这位学者的引荐下,他们顺利地从一个信得过的老渔民手中租到了一艘足够坚固也足够低调的蒸汽动力渔船。
这艘船经过改装,虽然速度不快但胜在续航能力强,并且船尾加装了一台小型可以手动操作的起重吊臂,这为他们后续可能进行的水下样本采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第二天黎明当晨雾还如轻纱般笼罩在尼斯湖的黑色湖面上时,这艘承载着秘密使命的小船便在一阵低沉的蒸汽机轰鸣声中缓缓驶离了港湾,朝着那片据说目击事件最频繁的厄克特湾沿岸水域悄然驶去。
老兵威廉毫无疑问地接管了船只的驾驶工作。
他那双常年握枪的手在操控船舵和蒸汽机阀门时同样显得沉稳而又可靠。
学者则像一个终于等到了投资的兴奋发明家,将他那些宝贝设备一件件地从箱子里搬了出来。
而林介则站在船头迎着那冰冷潮湿的湖风,注视着眼前这片未知水域。
有了学者的那些历史资料的佐证,他再看这片湖心中已无半分恐惧,只剩下敬畏与好奇的期待。
“来了,先生们!这就是我这二十年来最伟大的杰作!”
阿利斯泰尔的声音里满是难以抑制的激动。
他吃力地将一个看起来像是倒扣的铜钟又像是某种早期潜水头盔的古怪装置推到了船舷边。
这个装置的主体由黄铜铸造,底部边缘密封着一圈厚厚的橡胶防水层。
从它的顶部引出两根同样由橡胶包裹的长空心管,一根连接着一个类似于听诊器的黄铜耳机,另一根则连着一个能将空气打入铜钟内部以维持气压平衡的手摇式打气筒。
“我称它为‘湖底之耳’。”
学者自豪地介绍道,“它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了声音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更快的物理特性。”
“只要将这个集音器沉入足够深的水中,我们就有可能听到那些……来自深渊的声音。”
林介看着眼前这个充满了十九世纪土法炼钢风格的“简陋黑科技”,心中不由得对这位执着的学者肃然起敬。
这就是这个时代纯粹由表世界智慧所能制造出的最先进的水下听音筒了。
它虽然笨重、效率低下,但它所代表的是人类试图用自己的智慧去探索未知的那份最宝贵的好奇心与勇气。
“真是了不起的发明。”
林介由衷地赞叹道。
得到了认可的学者干劲变得更足了。
在三人的合力之下他们利用船尾的起重吊臂,将那个沉重的“湖底之耳”沉入了尼斯湖深不见底的黑绿色湖水之中。
随着缆绳的不断放出集音器下沉得越来越深。
十米,二十米,五十米……当缆绳上的标记显示已经达到八十米的深度时,阿利斯泰尔才示意威廉停下。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