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张大河一出现,易中海虽然还是会照顾一下,但与以前相比,完全就是天壤之别。
“妈,你就少说两句,师父平日里教我比其它徒弟还要用心,只是我自己手笨,才没有学好。”
贾中旭坐了起来,看向一直站在门边上的母亲,心里说不出的憋屈。
他娘嫁到城里已经几十年了,一直在城里住着都没有回去过,结果乡下分地的时候,偏偏要将户口迁回去,连自己媳妇的户口都要留在乡下。
现在乡下成立合作社,多劳多得,不但地没有了,自己一家在城里无法回去劳动,粮食也是一点都没有。
城市户口管理的越来越严,许多前几年进城的现在都在往外赶,别说是自己了,就是师父也没能力将这么大一家人的户口迁进城。
但孩子的户口跟妈走,自己的两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没有供应粮。
一家五口人,只有一份口粮,自然吃不饱。
其它徒弟三节六礼都要到师父家里去问候一声,只有自己,师父操的心最多,不但一次都没有去过,反而还要一直跟师父借粮食吃,看到院里其它人,贾中旭都感觉在嘲笑自己。
“就是天杀的张大河害的,要是他们家老老实实回乡下,缺什么我都能直接到易中海家去拿,有易中海这个一大爷在前面顶着,张家的房子也能够占下来将来给棒梗住。”
都是张家庄出来的,也算是同族,理由都是现成的。
想到这么好的事情被张大河给破坏了,贾张氏嘴里越骂越难听。
看到儿媳妇的身影出现在门口,贾张氏这才停了下来,接过面口袋,脸上顿带出笑意:“还是你师父大方,一给就是五斤面。”
看婆婆急急忙忙提着面去做饭,秦淮茹想起还有一个星期才发工资,自己家却已经断粮了,随着孩子越来越大,饭量也会随之增加。
虽然从嫁到贾家就没有吃过几顿饱饭,但就算是在怎么节省,一个人的定量也无法养活五口人。
“师父没说什么吧?”贾东旭脸上带着苦涩低声问道。
自己家的问题在贾东旭看来已经无解,就算他中午在厂里吃,将家里的粮食全部省下来,缺口也会越来越大。
一直找师父,次数少了还行,次数多了,就算是师父不说,师娘和张大河也不会愿意。
“一大爷倒是没说什么,但一大妈连看都没有看我,我估计下个月要是还缺粮,恐怕不太好开口了!”秦淮茹想起刚才借粮时张大河连头都没有抬一下,脸上顿时带出忧色。
院子里大家都过的紧巴巴的,除了一大爷家之外,两人也想不到第二家能够给贾家借粮食的了。
“这每个月都来借粮,一次都没有还过,这样的徒弟你要照顾到什么时候?”
想到贾家五口人只有一份定量,从孩子出生每月粮食都不够,这样下去,除非自己家吃杂面,要不然肯定支撑不下去,一大妈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