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文银。
这就是尧山真实的写照,山中苗族、布依族、汉族杂居山中。
山中确实风景秀丽,道阻且长,实在无人愿来。
李怀远的记忆里,山中脱贫,还要再等七八年,国家政策倾斜。
万象看似发展很好,但真想在尧山做点事,怕是千难万难的。
他目前能做的,只是提前将教育短板补一下,至少不耽误现在的孩子们。
顾青辞带着财务法务,留在县里对接茶山的事,秦远便带着林茉瑶、江涛、还有小桃出发回了尧山。
读初中以后,放假打工,开学读书,秦远其实真的很多年没回来了。
但大山里最难的地方就在于,一成不变,最好的地方也在一成不变,因此,秦远是既为熟知而感慨,也为熟知而遗憾。
毕竟外面的世界,翻天覆地,这里却一如既往的落后。
县道行驶不到100公里,却跑了快三个小时,实在是开不快。
而到了一个看起来超过三百户的大村子时,秦远一脚刹车,朝林茉瑶笑了:“下车吧。”
尧山小学藏在半山腰,一条水泥路盘着山往上绕,路面刚够一辆马车通过。
秦远把车停在山脚的晒谷场,看着林茉瑶探头看路,忍不住笑:“别瞅了,开不上去,得走。”
林茉瑶也有心理准备,当即点头下车。
而从后排下车的,则是江涛和他的相亲对象,刘小桃。
加上秦远,四人拎着给孩子们的文具大袋,踩着水泥路往上爬。
昨夜下了场小雨,此刻路面有些滑。
林茉谣有些好奇:“这路修得挺规整啊,就是太窄了。”
秦远点头,笑笑的回忆:“我毕业那年拓的,以前是泥巴路,下雨大家基本要爬。”
江涛跟在后面,手里拎着两箱图书,“秦远上高一那年,有个企业捐了些钱,也计划过修修这路,但为了节约资金住教室,最终由村里人接受,肩挑手扛把修房子的材料运上山。”
秦远摇摇头:“就这,结果那个公司还是资金链断了,学校修了一半就烂了尾。”
说着,几人已经走了一半,秦远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学校,笑了:“不说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加把劲爬上去。”
又走了七八分钟,远远的看见齐老师站在学校门口,蓝衬衫拉的笔直,显然也是精心准备了一番。
而见秦远四人后,他老远就招手:“可算到了。孩子们刚上完早读。”
校门是铁栅栏焊的,漆皮掉了大半,往里瞅,操场是碾平的黄土地,十几个孩子正追着皮球跑,尘土扬得老高。
林茉瑶好奇:“不是放假么,怎么还有孩子?”
齐老师刚想说话,秦远接过了话头:“这些都是留守儿童,父母要快过春节才回来。”
林茉瑶恍然:“那全校都在的时候,有多少学生?”
秦远被问住了,小学如今的情况,他还真不知道。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