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鹤龄赚银子肯吃苦,出宫就跟张延龄寻找印刷作坊,把咏史词拿去宣传印刷,打算印刷个三千册出来,每个售价十两银子。
长安大街。
刘大夏此刻是不想丢脸,但是无奈君子一言,只能硬着头皮往前爬,等爬到长安大街,他立刻回家去,等个十几天在出来。
王阳明跟夏儒从书院出来,看到百姓都站在两边讨论。
“这个是左都御史?”
“御史大人怎么在地上爬。”
“皇上说西北安化王造反,这几个御史说皇上胡言乱语,甚至威胁皇上,没想到西北真的造反了,这位御史大人就爬着出宫了。”
“竟然是这样。”
“皇上圣明,这人活该爬!”
焦芳家的仆人,在人群里插了句嘴,随后飞快的溜上焦家马车离开。
百姓七嘴八舌,宣传的时候不忘添油加醋,煽风点火,还有人拿菜叶子砸刘大夏。
刘大夏不好抬头,他恨不得把脑袋埋进裤裆去。
王阳明看到堂堂左都御史在这里爬,不可思议的看着刘大夏,竟然脑袋嗡嗡作响。
“到底是怎么回事?”王阳明看向旁边的百姓。
“阳明先生好。”士人先是恭敬对王阳明行礼,随后道:“西北那边安化王造反,听说还杀了大理寺少卿和御史,这位御史却说万岁爷是荒唐,是耽误阻挠之罪。”
王阳明脑袋炸出一声闷雷,之前陛下随口的话,他是有留在心底的,所以还是能拼凑起陛下说西北之事的大概。
这些原本被他不重视,当成陛下贪玩的东西,竟在西北急奏的传来而印证。
王阳明是有神论者,对佛学跟道学都有涉猎,本质上受儒学的影响,可此刻不由自主看眼上天。
陛下是上天选中的君王,因此有如此本事,未卜先知,是天赐之力啊!
王阳明平时最喜欢关注边关重镇军事,此刻听闻安化王造反,哪里还顾及刘大夏,径直回家换官服准备入宫面圣。
夏儒看着把自己丢下,匆匆离去的王阳明,习以为常,因为每次王阳明有新的东西,都会直接把自己丢在半路。
正准备自己回去的夏儒,转身看到张鹤龄跟张延龄二人,手里带着沓东西进了一家廉价便宜的印刷书坊,讨价还价,同时笑的合不拢嘴。
于是跟上去,听到张鹤龄跟印刷老板说道:“你知道你印的是谁的文章嘛,是皇上,知道我们两个是谁吗,是皇帝的舅舅!你还敢要银子?”
书坊老板道:“虽然能印刷陛下的文章,是小的祖上积德,可是纸墨的,工人都要银子的,小的给二位是最低价了。”
这两个家伙,怎么还印刷起陛下的文章了?
夏儒寻思,陛下的文章轮不到他们吧,宫里还缺人手?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