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他就是皇帝,这个事虽然知道大致走向,但不能不管,朱厚照道:“都是周东和安惟学这两个蠢东西,给了安化王造反的由头!”
王鏊眉头紧锁:“陛下,这周东跟安惟学当初是刘瑾举荐,此事是不是跟刘瑾有有关系。”
焦芳现在虽然换了皇帝这个大腿抱着,但不会看着别人给刘瑾头上按罪名,道:“眼下不是论罪名的时候。
急报现在到京,算日子,去年安化王就开始准备造反,因此最紧要的是立即派兵平叛,万万不可让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拾。”
而刚才打赌的刘大夏,听着内阁跟几位尚书给皇帝出主意,眼睛偷偷观察着朱厚照,怪异中带着惊骇。
因为,消息现在传来,算上急报发的时间,应该是在皇帝猜测安化王造反前后不久,总之两者时间差不了多少。
陛下却猜中了……甚至事件结果一模一样。这件事让刘大夏久久不能回神。
焦芳建议派兵征讨后,情绪渐渐平稳,开始联想到那天皇帝跟他们说安化王要造反,而他们没有任何人信。
陛下甚至表示,大理寺少卿周东不是好官员,御史安惟学也没有在京时那般正人君子,而现在,全部成事实。
王鏊心里不平静,陛下平时就聪明,这次能准确猜到安化王造反的事,是不是也说明,陛下识人有道,甚至很细心,很有观察力,能够洞察朝臣本质!
王鏊目光热切的看着朱厚照。
其实朱厚照希望安化王造反的事情及早控制,可惜他们一个个的都不信自己,甚至联想到自己是为了出宫找的借口。
毕竟正德皇帝以前常常借口江南百姓有冤情,大同有兵乱,然后借机体察民情跑出宫,朝臣也变成了惊弓之鸟。
朱厚照决定按照史上的原班人马派兵,道:“命陕西巡抚杨一清和右佥都御史黄珂,调陕西兵马前往宁夏,宁夏总兵官马昂,副兵官王勋分兵进剿,卿以为如何?”
皇帝识人如此厉害,自己哪里有反对的意思,再者杨一清跟黄珂他们离的最近,当然是就近派兵征讨。
王鏊道:“臣认为可。”
焦芳目光里面尽是崇拜:“陛下,臣也同意。”
身后的几位尚书,此刻更是无话可说,皇帝当初说安化王要造反的事,他们背地里说皇帝昏庸,为出宫胡言乱语。
现在看来,他们才是最蠢的。
跪在那里的刘大夏,小心翼翼看眼朱厚照,现在是没理的:“臣这就从宫里爬到长安大街。”
说这个,刘大夏希望能有人好好的劝劝他……然而,众人都在自责当初反驳皇帝,不信安化王会起兵造反的事,为了缓解心里愧疚,都赞成刘大夏爬出去。
见无人搭理,刘大夏“嗷”的向朱厚照磕头:“陛下,臣这就从乾清门爬出去。”
朱厚照看了眼,男子汉大丈夫说话算话,要爬就爬,这么啰嗦干什么,想让自己挽留?不可能!
史琳跟何天衢这会儿,蔫儿不拉几的,不敢替刘大夏求情,免的他们也得爬,安化王这件事,终究是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有罪啊。
刘大夏见皇帝不理,只能咬着牙,从乾清门爬着出去。
宫里本就是漏风的墙,又到处是吃瓜的宫女内侍,消息一下子就传遍宫中角落:左都御史刘大夏竟然从乾清门爬着出宫!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