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_三国幼麟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ww.fafazh.com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支撑曹魏走到今时今日的两大核心势力——关东世家和谯沛武人,不仅面临着人才的更新换代,更面临着竞争与失和。

曹丕深知,曹氏起家靠的便是这两个派系。在他父亲的时代,两个派系分工明确,大抵关东世家管后勤和内政,谯沛武人掌握军权、南征北讨。

但关东世家中颇有些首鼠两端的家伙,譬如荀彧——那是关东世家上一代的领袖。

于是他的父亲对关东世家,一直持不明显的打压态度:一来,军权对于关东世家而言,是不可染指的禁脔;二来,孔融、荀彧、杨修之死,都是例证。

但在曹丕看来,今时今日的关东世家早已今非昔比,荀彧死后,关东世家逐渐团结到了新一代领袖——陈群的周围来了。

在陈群的领导下,关东世家在他上位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

如今他在权力的竞争中胜出,这些支持过他的世家自然希望能够在新的政权中,得到更高的位置,这样的期望无可厚非。

不过,曹丕也不想厚此薄彼,疏远谯沛武人。

他虽然忌恨与他争夺太子之位的曹植,甚至忌恨其他兄弟,但谯沛夏侯氏、曹氏的叔伯兄弟,始终都是曹魏政权最有力量的柱石。

只是夏侯惇刚刚被拜为上将军不过两个月,就逝世了;曹洪抠门至极、不提也罢;宗室中尚能充当擎天巨柱者,仅存曹仁一人。

因此,将曹休、曹真、夏侯尚等几个与他从小玩到大的宗室伙伴推到台前,已经是刻不容缓之事了。

新的王朝,必须有他们的位置。

早些日子,曹丕已经将安抚关东世家的难题抛给新提拔的陈群——除了军权之外,他愿意用任何方式予以补偿。

今夜他召集司马懿,正是为了商议,如何将军权从老一辈的将领手中,平稳过度到新的宗室将领手中。

两人已经枯坐商谈了一夜,司马懿亦陆陆续续将曹丕口中的只言片语,转变成一道道待发的诏令。

此时,司马懿终于放下手中毛笔,颔首道:“魏王的诏书,臣已经草拟完毕,正要呈献殿下。”

曹丕一摆手,摇头道:“不必。仲达的才华孤深知之,你且念来,孤听之。”

司马懿闻言,轻轻一吹竹简上未干的墨迹,躬身念道:

“曹仁护国有功,拜为车骑将军,统率荆、扬、益州军事,进封陈侯,增邑二千……”

“迁曹休为镇南将军,假节,都督诸军事,屯驻汝南郡召陵县,抵御孙权……”

“夏侯尚扶先王灵柩有功,封平陵亭侯,拜散骑常侍,迁中领军……”

念到这儿,司马懿忽顿住了。

曹丕等了一会儿,抬目疑问道:“还有子丹(曹真字)呢,如何不念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