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几个人又扛着农具往地里去了,接着忙活剩下的活儿。
接下来这两天,老天爷还挺给面子,一滴雨都没下,就是早晚温差大得离谱。
早上出门冷得人直打哆嗦,得裹件厚外套;中午太阳一出来,又热得人直冒汗,感觉像过了两个季节。
地里的麦种在第二天下午就全种完了。
余母和老太太瞅着这大晴天,赶紧钻进自留地,把那些长得太密、实在吃不完的菜收拾出来。
她俩打算把一部分菜做成菜干,留着冬天没菜吃的时候拿出来煮;另一部分就腌成咸菜,早上配着粥吃,那叫一个香。
余父呢,带着余大哥、余二哥和余坤安去挖猪圈地基和粪坑。
说来也巧,最近忙着种麦子,旱厕里的粪水都被挑到地里当肥料了,粪坑空了不少。他们挖出来的土,正好能填进原来的粪坑里,省得再找地方倒土。
这次新挖的粪坑是个大概长3米、宽1.5米、深1.5米。猪圈就挨着新建的厕所,猪圈长3米、宽4米。
几个男人抡着锄头使劲挖,余大嫂她们三个女人也没闲着,用撮箕一趟趟把挖出来的土抬走倒掉。
几个人忙活了一下午,土坑终于挖好了。他们把坑边散落的土都铲干净,又拿着铁铲把坑底和坑壁使劲拍实,让土坑变得结结实实的。
土坑要晾晒一天,等土干一干,就能接着下砖砌墙,盖猪圈和厕所了。
傍晚,太阳快落山了,余父和余大哥、余二哥从仓房拿出木锯,把中午拉回来的木头锯成小段,整齐地码在后院晾着。
接着,他们又去整理余父以前存放的木料,把这次盖猪圈和厕所要用的木头都挑出来,按长短、粗细分好类,堆得整整齐齐。
余坤安坐在台阶上,捧着他新买的《中草药种植指南》,一页一页地翻着。
他时不时在本子上记两笔,看看有哪些是适合他们这边种植的中草药,以后去山里挖到种子啥的也能直接带回家种了,然后还能一步步的把种植形成规模,脑子里都开始幻想以后满山都是他种植的值钱草药了。
直到余母在老太太屋子里扯着嗓子喊:
“开饭啦!”余坤安才把书合上,放进屋里。
饭桌上,余父一边扒拉着碗里的饭,一边安排明天的事儿:
“明天早上我去借半天马车,去田坝村把石灰和青瓦拉回来。下午请书记他们来丈量宅基地,先把宅基地给批下来。”
“阿爹,明天我和大哥、二哥、阿清我们四个还要再进一趟山。”余坤安咽下嘴里的饭,赶紧说道。
“行,明天事儿不多,你们进山的时候可得小心点。现在山里雾气大,能见度低,千万别走散了,互相照应着点。”
余父放下碗筷,认真地叮嘱道。
“我们晓得的,阿爹你就放心吧。”余坤安应到。
“大哥,你一会儿吃完饭去跟阿清说一声,让他明早早点来,咱早点出发,多在山里转转,好多找到点天麻。”余坤安又转头对余大哥说。
“好嘞,我吃完饭就去。”余大哥爽快地应道。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