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闲话家常_重回八一小山村,日常过日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ww.fafazh.com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伙房里头,大嫂李美花、二嫂杨月荣正忙着烧火、洗菜、煮饭。

媳妇王清丽带着小儿子余文洲在后院,揪着老菜帮子,准备剁碎了拌鸡食。

屋檐台阶上,余爹、余妈、大哥余坤军、二哥余坤志几个坐在木凳子上,商量着家里往后的营生。

余坤安挨着余奶坐着,闷声不响,也插不上嘴。这种场合,家里人像是习惯了把他当个摆设。

其实余坤安心里头早有了盘算。他看着眼前的光景,晓得自己不能再像从前那样瞎混了。

他琢磨着,过两日还是得叫上余坤清,进山转转。

他们这儿的大山,植被茂密。老辈子都说,那深山老林里头连土匪都不敢去,到了他上辈子死的时候,都没听说有谁敢真正钻进去过。只偶尔有些胆大的喜欢冒险的人结伴往里探探,也走不到真正的老林子深处。

余坤安心里门儿清:那大山里头,只要你识货,可遍地是宝!满山的草药,挖出来就是钱;要是运气好,说不定还能碰到些野味,改善改善家里的伙食。

余母先开了腔:“当家的,如今田分到户了,我看,咱家捉两头猪崽来喂?喂到明年年底,一头猪长个两百斤应该不成问题。”

她一边说,一边在膝盖上比划着算,“按收购站的价,毛猪七毛五一斤,年底也能进账三百多块。再多养些鸡,攒点钱,明年先把老大的屋起了。”

余爹“吧嗒吧嗒”抽着旱烟,闻言把烟锅子在凳子腿上磕了磕,眉头拧着:

“猪崽是要捉的,换点活钱。村上冬天还要组织劳力去县里挑石子修路,一天能挣五毛钱。

等把麦子地翻好种上,我就带老大、老二去,先苦点钱。”

这话里话外,压根儿没提余坤安。

其实分了多少地、地在哪,他心里有数。上辈子,他们这儿背靠着连绵的大山。许是地势和水源的关系,水田金贵,山地多些。

分地讲公平,按人头算,他家分得了十亩水田,二十亩水浇地,还有二十亩山地。

那水浇地,其实也就是挨着山脚,灌水方便些的坡地。

水田都在大蒙山脚下,连成一片;水浇地和山地,就在北面老柳坡上。

这会儿,水浇地和山地上的玉米刚收完,得赶紧翻地。水浇地要种麦子,山地种洋芋、红薯。

刚收完稻子的水田也得晒晒,撒上油菜籽,等明年五月收了油菜籽,再灌水插秧。

眼下的庄户人家,一年到头就围着这几亩地打转。春种秋收,夏管冬藏,一个环节都不敢马虎,就盼着多打几粒粮食,让一家老小肚里有食,身上有衣,在这土坷垃里扎下根,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