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觉得,即便迟入门修行,也可以通过聪颖的天资和刻苦的努力,来弥补修行时间上的差距,毕竟三年时间不是三百年时间,这种差距并未大到让人无法接受的程度。
当然,像杨戬这样入门修行,距离会试仅剩下两个月时间,也是极其少见的个别情况。
除了皇家子弟,一般情况下,手持家乡教馆的推荐函的弟子,绝不会挑这样的时间入门修行。他们宁可多等几个月,等会试过去。
每一级弟子的会试只有一次机会,一旦落伍,只能被淘汰,失去深造的资格。
杨戬听了顾生威的介绍,才明白云鼎当初并不是怀了什么好意。恐怕根本就是一时兴起,真的就像他所说的,要用天道教义感化他,感化完毕,就不管死活了,从哪里来的就滚回哪里去罢。
两个月时间,对于一个从未修行过天道教心法的十岁孩童来说,够做些什么?
教史典籍想必可以通过死记硬背过关,灵力测试方面或许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师父邓一年说过,他经脉中灵力极为活跃。但余下三项,几乎可以说一头雾水,门都摸不着,谈何入门?
……
……
道学院位于朝阳峰总坛的西北角,东面是一片小密林,隔开了道学院与总坛中心区域,西面是一道高陡宽广的山壁。山壁成为道学院的天然围墙。
山壁上有许多处斧削般的山石平台。最低处离地一丈多高,最高处离地数十丈。
这里新近成了杨戬修行打坐的一处绝佳场所。
当日邓一年每日带着他飞到天都峰沐浴晨曦,在金晖中打坐练功,虽然只有短短数日世间,却养成了一个喜欢爬到高处打坐的怪习惯。
杨戬攀着山壁上的一些凸起部分,爬到了最低处的平台上。能力有限,止步于此,真是无可奈何。
二郎刚吃了四个包子,肚子滚圆,趴在地上打瞌睡,夏末时分,日头没有多少热力,又是在山上,清风徐徐,带来些许微微的凉意。
从山下回到山上已有半个多月,这十几日下来,杨戬每日除了吃饭睡觉等等必需的事务,全部时间都用来恶补几项课业,包括教史在内,积极上进的程度令空山等老师们刮目相看,增加了不少好感。
可惜的是,教史和药草两门功课的学问固然大有进步,心法和符文方面却几乎原地踏步,依旧一窍不通。
倒不是他脑子愚钝不明道理,吸纳和运行灵力的方法、洗练丹田的心法口诀他都看得明白,背得滚瓜烂熟。但只要开始打坐冥想,就会发觉不知哪个地方出了岔子,体内就像一个空心树干,静悄悄的毫无动静,既感觉不到灵力的波动,也无法感知到周遭一丝一毫的灵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fafazh.com